近两年视觉化特别的火,火到什么程度呢?大大小小的活动都要专门视觉化记录,搞完活动看着满满一墙的视觉化作品觉得很满足。在思维导图盛行的前两年还有一句话叫“一图胜千言”,啰里吧嗦写了或者说了几千字,不如一幅图来的准确、清晰。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在图像变得风行之前,那时候没有照相机,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人们记录和传递信息基本上都是靠文字。看到文字的时候,大脑是有想象的空间的。举个例子,现在很多流行的小说或者网文会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很多书迷都会抨击,说演员侮辱了那本书,或者编剧侮辱了那本书,为什么呢?当人们看书中描述的场景、人物、事件,都会有很大的空间,那时候应该发生了什么?主角是什么样的?物品怎么摆放的等等,可是看到电视或者电影的时候这些内容全都具象化了,再以一秒钟多少桢的速度播放的时候,你的大脑根本来不及想象。然后你会觉得:哦,是这样的,哦,是那样的。
电视和网络中的各种信息很少前因后果的解释清楚,今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有什么样的结果,由于缺乏思考,观众或者网民一通评论,几天以后发现事情发生了反转。这样的事每年都有无数次,然后反转之后呢?并没有太多人关注,因为又有新的事情发生了。
记得早几年,为了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要让孩子少看动画片视频之类的,多读书,我想也是因为如此。我还有个疑问,读图画书较多的孩子是否对文字书接受过程会比较困难?毕竟文字不如图片好看。
说到孩子,我记得有本书叫《童年的消逝》中说到,童年之所以被叫做童年,是和成人有区别的阶段。人们经过童年的成长逐渐接受成年人的世界,最后慢慢融入到成年人的世界。在没有这些电视、网络之类媒介的时候,童年和成年很容易区分开来,因为大家都阅读文字,孩子们必须通过学习文字,学会阅读才能了解到更多的事情。但电视和网络的发展就破坏了这一现象。信息的泛滥不断的冲击童年对成年世界的印象,最终导致孩子早熟、犯罪年龄降低等等。
这几天听闻某位演员呼吁建立电影分级制度,我是举双手赞成的。不仅仅是电影应该分级,连娱乐节目、电视剧都应该分级。我想给孩子们的童年足够的保护,在他们心智不断成熟之后再接受这些信息才是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