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演员不单单只是创作者的道具
她是一位著名的台湾舞蹈家,在加入玛莎葛兰姆马舞团两年后晋升为首席舞者,在1998年至2003年间担任云门舞集的首席舞者,她就是舞者许芳宜。许芳宜曾被美国《舞蹈杂志》(Dance Magazine)列为“最引人注目的25位舞者”之一,并且成为封面人物,在国际享有极高的声誉。
许芳宜来自宝岛台湾的一个普通家庭,由于小时候功课不好,是家中最没有被寄予很高期待的孩子。家人曾打趣着对她说:“你知道吗,如果你功课再继续这样不好下去的话,我们宜兰有一个台塑工厂,将来你的前途就是去当女工,然后嫁给一个男工,生一个小工。”就因为功课不好,许芳宜从来不敢有梦想,直到小四时遇到舞蹈。
对于小时候的许芳宜来说,舞蹈是逃避现实最好的方式。扮演不同的角色,过很多种不一样的人生对她而言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当她在台上扮演放羊的孩子跑着、跳着的时候,她可以就是台上的那个放羊的孩子而不用当许芳宜。
19岁时,许芳宜遇到了一位给她的舞蹈生涯的带来重要转折的老师——Ross parkes。这位老师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说:这个学生很有潜力。许芳宜间接听到这句话,十分感动——从来没有人对她有期待。也是从这时候开始,许芳宜有了梦想,梦想要成为一名职业舞者。
5年后,她拖着两个行李箱到了纽约。由于英文不好,大学一年级就面临重修,开始的三个月几乎不能与任何人交流。因为舞蹈是肢体语言,所有只要上课时老师做了示范,她就能做。
比起上报,我更在乎上场
1995年,许芳宜以实习团员的身份进入玛莎葛兰姆舞团,一路经过新舞者、群舞者、独舞者,最终走到principal dancer。
在纽约有很多的评论,很多人都期待上报,但也有很大的压力,因为报纸上不一定都是好的评论。幸运的是,她上报而且获得了很多很好的评价。因为许芳宜的父亲是白手起家,他更希望女儿成为一名老师,可以坐在办公室吹空调,而不是去从事这么辛苦的行业。许芳宜上了纽约时报以后带着报纸回家对爸爸说:“爸你看,我上纽约时报了!”而父亲只是淡淡地说了一个哦。虽然最后换来一句”好啦随便你,你如果要跳舞的话就继续跳舞吧“,但也是从那以后她才真正放心去跳舞。
纽约季是所有表演者非常重视的一个时间点,许芳宜也不例外。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舞码,有连续六场演出,到公布试镜结果名单时,她发现自己只有两场。知道结果的许芳宜十分难过,从8楼排练厅冲到1楼打公共电话的地方,给Ross parkes老师打电话。她十分不解:不是所有人都说我很好吗?如果我是最好的,为什么我不是上台最多的那个人?而老师告诉他这就是现实,这里是真实的人生,没有一个答案可以让所有人满意。
回家后,许芳宜哭了一个晚上。但是第二天一早,她就背着背包走去教室。她说:“当我处在一个弱势的时候,我没有权利抱怨,没有权利哭泣。别人可以选择不给我机会,但我不能选择放弃我的机会。”哪怕只有那两场演出,她也努力让看到她的表演的人,因为看到她的表演而骄傲。
回到台湾,李怡平为她的口述写了一本书——《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样》。许芳宜非常喜欢这个书名,但她真的不怕吗?其实她走到哪里都会怕,在纽约、在机场、在开口讲英文时她都会怕,可她会学着假装很坚强,然后在假装勇敢的过程里面学习勇敢,有一点点勇气就能够鼓励她做很多的事情。
【舞蹈实验室】
引用资料 | TED许芳宜 - 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若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