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不了解美国,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这部电影。不了解北加州,不了解萨克拉门托的地理坐标,不了解西海岸的享乐主义,不了解东海岸的文化意义。
导演镜头之下,把萨克拉门托拍的细腻唯美。从未去过美国,所以对这些,对很多本土的梗只能意会了。
叛逆却是全人类家庭教育、所有子女青春期要共同面对的课题,关于这一点,中国家长尤其能从伯德小姐的妈妈Marion身上找到奇怪的共鸣。
看第一遍时,感觉是平淡无奇的日常琐事组成的青春电影,剧情却像家庭剧般的繁冗拖沓。如果没有主演罗南的演技和甜茶的颜值加持,就是很普通的家庭母女和解片。反观周围近乎一边倒的好评,莫非是我的观后感和别人不太一样?回看时发现这个版本字幕组翻译的不够准确,于是加了双语字幕重温了一遍。
它的确和本世纪初的那些青春电影不大一样,完全不像是在讲故事,平凡得真实,像是一本半自传的青春日记,一页一页娓娓道来。
影片的主角是一个成长在普通家庭的高中女孩,她不满意自己的原本的名字,不满意自己无趣的家乡,想去纽约,康涅狄格州或新罕布什尔州读大学,她染粉色的头发,不擅长数学,只逛得起打折的衣服。她的骄傲和自卑,无不带着一丝莽撞、绽放、殉道的气息。但她是真实的,她能让你想起,那些青涩的时光和稚气的情怀。遇到心仪对象鼓气勇气搭讪,谈吐尽量幽默自然,手上的小动作却出卖你的忸怩,布置粉色的房间、向往爱情的浪漫,也爱慕虚荣、想和更“高端”的女孩做朋友,这一切都是那么熟悉。
青春的疼痛,不只有爱的懵懂。作为青春片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以原生家庭为起点,全景地铺开一座城市的底色、天主教学校、友情、亲情的种种小细节。那些零散杂乱的情节脉络,也剪辑出了细碎、平淡的人生常态。
除了可圈可点的人物塑造、颇为用心的剪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母女矛盾主线的处理。
“除了你自己,你根本就不会考虑别人”,“伯德小姐这个名字听起来非常可笑”,“就你这种态度,该去读城市大学。”这位母亲计较、唠叨,一点小事抓住不放,却嘴上强硬内心柔软,当代际冲突透过母女的对话、争吵、言语的锋利撕扯而来,罗南则生动具象地演绎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性格的少女,偏执地追求大学梦想,终于如愿以偿地到纽约读大学。
可能因为文化差异,总觉得“希望你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种莫名的和解理由不够有说服力。
只是那天,在纽约某个周末的早晨,走出教堂,走过林荫路,伯德小姐给妈妈打了电话,她想起通过驾照考试,第一次开车经过萨克拉门托的无比熟悉的街区、拐角、商店的情形,我们还是原来的样子,一切都没有变,一切却又恍然间变得深情激荡,难以言说。
就像叛逆专属于青春期,那颗叫Bruce的loving star,lady bird,和那些成年后不太会提起的词汇,好比我们回想起第一个用过的网名时,或莞尔一笑或缄口不谈,完全没有当年把它挂在嘴边的志气。
它像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伯德小姐是就是庸常家庭生活中的你我,而那些中二的词汇,终有一天会重归记忆,成为青春的注脚。
如果生而平凡,愿你的坚持和选择没有遗憾。
致独一无二的家乡、不善表达爱意的母女、最后和最好的青春期。
温馨提示:还是尽量不要和妈妈一起看,中间六个女友那段我快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