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其中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对于学生的个别辅导,其实就是纠错上,但是同时我们发现,这样费时费力的教学效果并非差强人意。原因在哪里呢?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纠正错误,强化训练确实能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效,但是纠错的方式方法需要变通。在工业化时代,严格的组织纪律和熟练的操作行为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关键,学校教育管理也是如此,学校教育与工厂管理的是两厢匹配的模式。现在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打破了教师对于知识的垄断,教师已经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所以,如果教师仍然故步自封,不能以全新的视野来看待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和教育面临的挑战,那么这样的教师势必会有一种难以适应的无力感,感觉自己一贯的教育教学风格怎么变得没用了?甚至还和学生的关系也变得有问题。
礼记学记中曾讲: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所谓长善救失,指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且能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失误过错。所以,教育学生一定首先要懂得我们教育的对象的心理,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其实,所有教育教学行为背后都蕴含了一些教育教学思想,这些基本的思想对教育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如果教师能以积极的心态来解读学生的各种行为,并对其行为做出积极的正面的理解和回应,学生才可能真正做出改变。教师一味关注学生的消极面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育者越是努力地找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学生越没有自信。即使这样的纠正使得学生考试能力看似上去了,但也深深伤害了学生的心灵,破坏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失去了创造力。其实,心理学的真正使命是:关注每一个人获得幸福快乐的生活,帮助人们开发潜在能力,同时也帮助人治疗心理疾病,摆脱痛苦和烦恼。时代在变,教师所面对的学生越来越个性和具体,只有让学生能从学习过程本身体会到掌握知识的快乐,体验到克服学习困难的成就感,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被真正激发,教育也才真正发生,长袖善舞,长善救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