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吊唁骏哥,心情沉重。这几天心情都很压抑。大哥享年42岁,人生才过6个阶段。身边陆续有人英年早逝,不得不叹息生命之脆弱,禁不起我们再三考验。遇到这种事,我通常是连半句安慰的话都说不出。“节哀顺变”,不能安慰人内心的悲痛。逝者如斯,生者为此沉寂。沉默,或许是对死者最大的敬意。
面对死亡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周的洒脱,世人没有几个能做到。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意识到“死亡”的概念,想到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会永恒的失去意识,一种空无的恐惧让我不寒而栗、欲哭无泪,半夜呜咽着睡不着觉。在虚无和痛苦之间,如果可以,我宁愿选择痛苦。但死亡是一道黑色的门槛,与生俱来,避无可避。
人总是觉得活着很累,但又害怕死亡。这说明我们的生活无论有多少压力和挫折,但总的来说还是有很多值得去保有的东西。因为死亡,我们才会珍惜有限的生命,做有意思的人,做有意义的事。
很多自杀的人,要么是觉得“这世界跟我再没有任何关系”,要么是认为“活着的痛苦大于值得留恋的美好”,而走上绝路。有时我会想,当他们跳下去到落地的那一段时间,会不会像过幻灯片一样,一生中的重要事情都被唤醒。不知道在那个时候,他们会不会为自己刚才的行为后悔。
这个世界本来确实跟我们没有半点儿关系。但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足迹,与世界产生了联系。而这串足迹是否美好,这层联系是否紧密,是由我们的每一个行动所决定。我们的行动源自于我们的选择,我们的选择取决于我们的价值判断。人生本没有意义,意义是活出来的,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人生确定意义。
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此生死而无憾。
面对疾病
比死亡更痛苦的,也许是病痛的长期折磨。
我们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得病了,却不愿意看医生。我也曾如此。在我们眼中,拖延和无视,比直面痛苦,要轻松得多。
但是,拖延和无视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等到不得不面对的时候,可能问题已经无法得到解决了。“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对于真实的自己的不接纳,就会导致拖延和恶化。所以,无论是疾病,还是其他任何问题,能够有勇气直面自己存在着这些缺陷和不足,是解决它的首要步骤。然后才有可能挣扎着去修正每个问题。
既然避无可避,就全情接受。
面对意外
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个会先来。
“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心梗去世一周,其妻王小宝发表题为《一个人,和他的爱》的悼文,文中第一段:
我曾对未来有过许多悲观的假设,如果公司破产了我怎么办;如果中层管理团队被全部挖了墙角怎么办;如果我先生入狱了我怎么办……
我给每一种不幸都准备了预案。可是我从来不曾想到这种意外。
比死亡和疾病更难以面对的,是意外。
曾经经历过一次特殊的梦魇。和其它“鬼压床”的阴沉压抑相比,那次却感觉轻松明亮,仿佛进入天堂。那一刻,怀疑自己真的去了……但刹那间,一种人之将死业未竟的憾悔之情将我惊醒。还有太多事没有交代,不甘心啊。但醒来后这种憾悔之情却再难感受到。只能用这首词,聊表那份失落——“人之将逝业未竟,平生欢少憾多。不曾说,造化弄人,此身更难托。思往事,悲离恨,念旧歌,迷离望眼,相看恍如昨。”
波兰作家辛波斯卡诗中写道:
有些事情,没有按平常的时间开始。
有些事情,没有像应该的那样发生。
某人曾一直,一直在这里,而后却突然消失 ,顽固地保持着缺席 ……
还能做什么,
只有睡觉和等待,只有等他出现 ,只能等他露脸。
很多人、很多事,来不及说声再见就已经消逝不见,永不再露脸。
尊重规律,可以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按照最好的预期,做最坏的准备。多设想和预演下“如果(发生什么情况)……,那么(做什么行动)……”,可以减少意外带来的手足无措。
纵然如此,意外就是意料之外。真的到来,我仍不知道怎样面对。但求今后不会再给别人带来意外的伤害。
斯人已去,活着的人生活还要继续。骏哥是位豁达之人,愿他一路走好……祝他家人安康……吟唱一首陶潜的挽歌,寄托哀思——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