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的院系调整,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影响了从那之后几代人,并且影响至今。院系调整不仅影响了那时正在上大学的人(他们的出生年份大约在1934年左右),并且影响了从那时及以后所有上学的人。因为随着院系调整,所有小学、中学、大学的教材全面改版。
有关院系调的情况,读者可以输入“院系调整”到网上搜索。院系调整的主要内容有:一、取消民办大学;二、取消大学办学自主权;三、取消人文学科;四、取消通识课程;五、全面引进前苏联的教育体系,主要办工程类大学或学院。从那时开,一批有独立见解或者对院系调整持不同意见的大学教授被靠边站或长期被整肃。
院系调整片面强调建设工科院系,但强行折断了人文精神与科学方法这两个人类文明进步的翅膀,使得我国的教育偏离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大道,失去了正常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在活力。
尽管在改革开放以来对人文学科开始恢复,但是至今,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仍然没有开设通识课程,学生普遍不懂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更不懂探索未知领域的科学方法(亦即发现创造的方法),也就是说从1934年左右以后出生的在中国大陆学习和生活的中国人,普遍不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1934年以前出生的学者学术功底深厚,而在这之后出生的许多学者显得学术功底不足的原因。
院系调整对培养国人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所带来的损害太大了。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缺乏对人类文明的总体理解和把握;缺乏判断理论真假的能力;缺乏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并且许多人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而不知道,以为教育就是这个样子的,其实,教育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今后我国如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院系调整是绕不过去的,必须对院系调整中一系列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进行清理。但在开展这样一场教育改革之前,希望读者赶紧觉醒,赶紧开展学习自救,赶紧补上人文精神和科学方法这两门重要的课程,赶紧去疏理已有知识的误区与盲区。在当今这样的时代,不懂人文精神和科学方法,是不太可能有大的作为的。
李清振 201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