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追求个性的完美,为汉帝国奠定基础

西汉2贾谊(下):改革万言书

贾谊--追求个性的完美,为汉帝国奠定基础

《吊屈原

政治生命和全面改革的希望都断绝了,贾谊(23岁)灰扑扑地前往长沙。在渡过湘水时写下《吊屈原赋》,哀伤之情溢于言表。

充满传奇色彩的湘江

译文

「恭奉天子诏命啊,带罪来到长沙;听说屈原哪,跃进汨罗江。

依托江水啊,敬吊先生。

出生在纷乱当中,最后失去生命。呜呼真是悲伤,遇见一片黑暗。......

既然国人不了解,能跟谁倾诉抑郁?

凤凰飘飘然腾空啊,离开这滚滚烟尘。

神龙爱惜自己,隐藏在九渊之下,这正是圣人的态度啊!

麒麟、良马难道是牛羊吗?哪能被绳索牵绊?

先生也有责任,为什么走进这片黑暗?

游历九州岛,可以挑选君王呀,何必牵挂这座故都?

凤凰遨翔在千仞之上啊,看到明君才降临人间。

闻到危险的气息,飘飘然再一次腾空。

大鱼纵横在江里湖里呀,怎能进入水坑,接受蝼蚁的牵制?」

原文

「共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沈汨罗。

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

呜呼哀哉,逢时不祥!......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独堙郁兮其谁语?

凤漂漂其高遰兮,夫固自缩而远去。

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

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

使骐骥可得系羁兮,岂云异夫犬羊!

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辜也!

瞝九州岛而相君兮,何必怀此都也?

凤皇翔于千仞之上兮,览德君而下之;

见细德之险兮,摇增翮逝而去之。

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吞舟之鱼!

横江湖之鳣鲟兮,固将制于蚁蝼。」

鵩鸟赋

担任长沙王太傅三年之后(26岁),一只鵩(读「服」)鸟飞进宅第,带着老朋友的神情,落脚在贾谊座位旁边。

鵩鸟象征厄运,但贾谊身为不平凡的年轻人,眼光何其宽阔,这几年他并没有停留在沮丧里,现在更没有受到惊吓。挥笔写下《鵩鸟赋》,畅言大道高深,天地万物变幻,超出人类的理解范围。但「真人」(找到真里的人)懂得天命,在空旷恍惚当中跟大道一同遨翔,不会为生死荣辱纠结。

译文

「造化(上帝)是技师,用天地当炉、阴阳当炭,锻造万物就像炼铜。其中的聚聚散散和生生灭灭,不断发展、转化,没有常规也没有尽头。」

「天地运转,孕育出万事万物,世界多么浩瀚。」

「云蒸雨降,万物循环往复,互相触动、影响,错综地变幻下去。」

「外形和内气一层层转化,其间的道理微妙,超出言语和理解能力。灾难夹带幸福,幸福里埋藏着灾难,喜悦和忧伤属于同一个领域。吴国强大,却让夫差失败;越国在会稽蒙羞,却让勾践称霸。李斯游说成功了,最后却遭受五刑;傅说是个囚犯,最后却成为宰相。」

「凡夫俗子茫茫然被爱恨充塞,只知道顾念自己;被琐事囚禁,天天东奔西走。君子了解天命,知道区区小事不值得忧虑,因此打开眼界放下牵挂,跟大道一同存在、一同生息。」

「超越万物,舍弃智慧,忘掉自己的存在,把形骸(读「孩」)托付给造物(上帝),不当成私人物品。在空旷恍惚的境界里,跟大道一齐遨翔,彷佛乘着流水往前走,遇到小洲就停住脚步。」

《吊屈原赋》和《鵩鸟赋》散发出年轻人造福同胞的热情,以及在挫折里提升自己的力量。不过是短短两篇作品罢了,由于在各地传抄,受到普遍的重视,竟然成为一座桥梁,引导骚体过渡到汉赋。

﹡骚体赋:

《吊屈原赋》是汉初骚体赋的代表作,形式属于骚体(模仿《离骚》)但趋向散文。

﹡散体赋(汉朝大赋):

《鵩鸟赋》是散体赋的滥觞(第一篇),形式比骚体赋更流畅、更散文化,预告一种重要的新文体。

解释天地神鬼

在近距离遇见鵩鸟这年,被文帝召唤回京城述职。贾谊求见的时候,文帝正在宣室(未央宫正殿)里祈求上帝降福。文帝元年发生水灾和瘟疫,二年日蚀,他都承担起责任,颁发诏书责备自己,心里也感到非常困惑,因此要求贾谊解释天地神鬼的本质。

贾谊认为皇帝应该了解天人之间的关系,才能照顾苍生。他详细解释神鬼形成的原因、天命的意义、仰望上帝才能趋吉避凶……。

贾谊滔滔不绝,解释远古传递下来的大道(真理)。文帝听得入神了,不知不觉移动座席,往他那边靠近,直到三更半夜才回寝宫。咀嚼那些精辟的分析,不禁慨叹起来:「多久没见到贾谊,自认学问超过他了,现在发现还是落后一大截。」

唐朝李商隐看到这里,心情非常激动-- 到处征求人才,为什么放弃这个鹤立鸡群的人才?请教怎样祈求鬼神降福(理论),为什么不请教怎样实际照顾苍生(实地应用)?光谈理论怎么行呢?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问题是,周勃固然在两年前退休回乡了,但没有人能保证他不会代表旧势力再一次复出,而且丞相接班人张苍还在职呢,他是顽强的丰沛子弟兵。文帝只能无声无息地进行改革;他没有条件把改革先锋贾谊摆在火线,冲撞丰沛故人。

贾谊敏锐地感受到文帝的处境,因此他放下一颗心,投入新职务「梁王太傅」。文帝特别疼爱小儿子梁王;古中国没有年龄读物(儿童读物),梁王才八岁就能接受文言文经典了,尤其喜欢《诗》、《书》。

改革万言书

贾谊在启发梁王之余,几次撰写万言书,解释改革的重点项目、计划和具体内容,并且根据历史经验,提出一票成功和失败的例子。

年轻人面对国内外的不安定因素,不可能用「等因奉此」的白开水口气。万言书散发出一股犀利和热切,感动了世世代代的读者。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夫抱火厝之(至、到)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陈政事疏》(又叫《治安策》)

译文

「臣思考局势,有一件事让人痛哭、两件事让人流泪、六件事让人深深叹息,其它的不合理现象,根本没办法逐条列举。

舆论宣称天下已经安定、国家机器已经管理完善了,臣反对这种论调。......趁着火种还没点燃,钻进柴堆里睡觉,这能叫安全吗?一大堆事情本末倒置,首尾互相矛盾,局势扰扰攘攘,哪能算是管理完善了?」

对百姓--重现远古经验

贾谊是大思想家,他的思想体系极深刻,而且逻辑非常顺畅。《过秦论》首先提出问题:神州出现统一帝国,为什么短短十几年就蒸发了?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

贾谊认为,治理天下的大前提是「实行先王之道」,用仁义礼乐来熏陶百姓,让他们变化气质,自然而然地趋向善良,影响力甚至会覆盖整个环境(禽兽草木),延伸到域外地区。

(「置天下于仁义礼乐,而德泽洽,禽兽草木广裕,德被蛮貊四夷。」)(《治安策》)

对百姓--民本思想(百姓是国家的基础,应该体恤他们、重视他们的福祉)

贾谊认为百姓身为大族(占总人口九成以上),是国家的基础和力量,能制约国家的命运,决定国家的兴衰强弱。

当政者应该实行先王之道,重现远古经验-- 体恤百姓,把休养生息还给他们,任用贤能的官员,根据民意来制订决策。地方政府应该用宽厚的态度来审理案件,尽量减轻刑罚。

「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

「夫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故夫民者,大族也,不可不畏也。故夫民者,多力而不可敌也。呜呼,戒之哉,戒之哉!与民为敌者,民必胜之。

「故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至今,与民为雠者,有迟有违,而民必胜之。」

「凡居于上位者,简士苦民者,是谓愚;敬士忧民者,是谓智。」

对百姓的产业--农本思想(农业是经济的基础,应该撤除障碍、鼓励农业生产)

百姓被朝廷驱使,被赋税和劳役压榨,没办法耕种田地,经济就会萧条,社会就趋向破败。

执政者应该排除种种的障碍(节能省碳,带头过俭朴的日子,不要轻易规划重大的建设。相反的,应该降低赋税和劳役,废除恶法,禁止投机和奢侈),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开放闲置地,改革货币制度)。

对地方势力--尊君思想(巩固中央政权,解除诸侯割据的威胁)

贾谊是先知先觉的思想家,敏锐地观察现实并且深刻地思考,认为封建势力构成一股必须解除的威胁,建议用积极甚至激进的手段,来降低诸侯的实力。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增加诸侯的数量,分散他们的力量。

﹡「列侯之国」,要求诸侯回到封地,成为地方政权,不允许留在长安分享中央权力。

﹡「分封亲子」,扩充嫡系子孙(刘姓宗氏)的领土,跟非嫡系势力抗衡。

对邻国--共存共荣(用怀柔、德治来吸引塞外的民众,消除边患)

译文」「臣私下估算,匈奴人口不超过一个大县(30万)。堂堂大国受制于一个小国,我为承办官员感到羞愧。陛下何不任命我当典属国(外交官员),负责面对塞外民族?只要实行怀柔策略,单于一定会对皇帝称臣。」

原文「臣窃料匈奴之众不过汉一大县,以天下之大困于一县之众,甚为执事者羞之。陛下何不试以臣为属国之官,以主匈奴?因幸行臣之计,请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伏中行说而笞其背,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

译文「匈奴侮辱、侵略,没完没了地骚扰;汉朝却拿出臣子的姿态,年年奉送黄金和丝织品。大国对小国鞠躬,本末倒置到这个地步,我们还能宣称国家有人才吗?」

原文「今匈奴嫚侮侵掠,至不敬也,为天下患,至亡已也,而汉岁致金絮采缯以奉之。夷狄征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贡,是臣下之礼也。足反居上,首顾居下,倒悬如此,莫之能解,犹为国有人乎?」

汉朝政府拿出对待汉人的态度,就能争取塞外民族,做到消除边患。具体作法是信守承诺,接受胡人的长相,欣赏他们的技艺。同时设置边境市场,提供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满足塞外民族的需要,他们就会归附汉朝。

贾谊--追求个性的完美,为汉帝国奠定基础

贾谊30岁那年,梁王(12岁)在打猎时跌下马背死了。这四年想尽办法熏陶梁王,却始终不能改变他的急躁,贾谊责备自己没有尽到责任。

追求个性的完美

再进一步思考,老师急躁,学生才会复制这样的气质。「他们说我是个天才,所以学生也急着绽放,不懂得含蓄。他们说我是个天才,所以学生失去耐心,只想赶上或超越我。」

贾谊有天纵的英才,是先知先觉型的人。既然看到危机,就没办法跟既得利益者妥协了。追求原则解决方案的完美,忘记先追求个性的完美,结果是个性出现缺陷,露出锋芒显得急躁,就不可能达成任何计划了。

他开始严格地检讨自己-- 诸侯割据固然造成潜在的危险,但是社会刚刚稳定下来就想进行改革手术,反倒带来更大的危险。先天下之忧而忧,不愿意等候机会,反倒把天下推进忧患。

「我一生快马扬鞭,看到所有人的缺点,希望他们改进再改进,却没有停下来看看自己的缺点,以致于失败再失败,耽误国家的改革,也牺牲了学生。」

首先要追求个性的正确,才可能制订正确的原则、解决方案和时程。否则再怎么优秀、再怎么努力,只会走进错误罢了。贾谊不愿意找借口绕过这些,让世世代代的年轻人受到误导。他决定为自己的错误负起责任,一年后由于绝食而死,那时贾谊才31岁。

贾谊

推倒「削藩骨牌」

文帝刘恒用切割封地(给下一代),初步削弱了诸侯势力。景帝进一步缩小封地(削藩),这已经超出诸侯的忍耐范围了,他们立刻发动「七国(吴楚赵齐)之乱」。

梁王出兵捍卫朝廷,大将周亚夫截断叛军的粮道,叛变平定了,景帝趁机没收这七个藩国的行政权官吏任免权

武帝时代,淮南国也反叛了,朝廷进一步实行「推恩令」,要求全体诸侯把土地划分给下一代。从此诸侯失去地方政权,只能享受封地的税收,变成纯粹的富人阶级,藩镇割据的问题彻底解决了。

奠定黄金的基础(思想、政治影响)

贾谊身为儒家信徒,也出入法、黄老和阴阳各家,把先秦思想完美地融合起来,成为汉初集大成的思想家、政论家。

贾谊学说带领西汉排除前朝的错误,在动荡几个世纪之后稳定人心,建立符合新时代需要的规则和秩序,从封建(氏族政治)过渡到帝国(中央集权)。

民本、农本和国防思想,承袭美好的远古传统,让汉朝强盛并且延续四个世纪。汉朝结束之后,这种思想继续在华夏大地形成政策主轴,让帝国统一、强盛并且绵亘两千年。

《过秦论》、《治安策》和《论积贮疏》这些政论流传两千年,成为文学和政治宝典,集合战国纵横家和韩非子的论证风格。完美的说理、逻辑和用字,回荡在历史的长廊上,启发了唐宋以降的「古文」(散文)。

司马迁认同

西汉司马迁写《屈原贾生列传》,最后加上感想:

译文

「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和《哀郢》,崇拜屈原的壮志,为他感到悲伤。去长沙凭吊投江的地方,追想他的气节,在心情的澎湃当中落泪。但是看到《吊屈原赋》,又开始责怪屈原:以他的才华,只要周游诸侯,谁会拒绝他呢,竟然搞到这个地步!

最后拜读《鵩鸟赋》,生死可以等量齐观,官场去留不值得重视,我彷佛又被带到另一个境界,开始两眼发楞了。」

原文「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屈原、贾谊和司马迁都是天才,拒绝跟错误妥协;他们都付出代价,达成了人生的任务-- 贾谊年轻,他追求个性的成熟;司马迁不顾羞辱地投入工作,为历史作见证。至于屈原,既然始终争取不到实地造福同胞的机会,决定去天上捍卫同胞。

后人说:「这哪是是屈原和贾谊的合并传记,根本就是屈、贾、司马三个人的合并传记!」(「岂独屈贾两人合传,直作屈、贾、司马三人合传读可也。」

班固抄录、刘向校订

东汉班固《汉书》更是大铁粉。贾谊的身份是国策顾问(幕僚),没有实际的行政职务,地位相当于大县县令而已。《汉书》却提供特殊待遇,为贾谊成立一篇独立传记,并且长篇大论,用一万字篇幅抄录作品的三成。

西汉刘向为这篇传记校订:「贾谊懂得国家大政,分析远古为什么昌盛、秦朝为什么灭亡,真是高明极了,直追古代的伊尹和管仲。如果能受到重用,会缔造多么辉煌的局面。却被庸臣阻挡了,真让人痛惜!」

「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

粉丝绵延不绝

贾谊仰慕者的行列,沿着汉唐宋元各朝代越拉越长,唐代裴度认为,「贾谊论文天造地化,铺陈管理国家机器的道理,像阳光那样透明、清晰。」(「贾谊之文,化成之文也,铺陈帝王之道,昭昭在目。」)

唐朝的杜甫、刘长卿、李商隐、刘禹锡和白居易,宋朝的王安石、张耒、宋庠和陆游,以及数不清的后人,都叫他「贾生」,对他赞美,为他抱屈。

先锋不懂得妥协(结论)

先知先觉的思想家,通常活在完美主义当中,对事情认真,对人对自己都很严格。你或许替他们惋惜,为什么不能圆融一点、忍耐一段时间?壮志未酬,让英雄衣襟沾泪哪(王安石缅怀贾谊的口气)。

但是,如果先知把锋芒收敛起来,开始妥协,变得圆融或滑头,怎能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对弊病提出针贬、甚至开创一个时代呢?贾谊先天下之忧而忧,看到潜在的危机,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不要命地大声疾呼。

世世代代的先锋只问付出、不问收获;只追求正确,拒绝跟错误妥协,培养出纯正而扎实的人格。这些年轻而深刻的心灵,为神州打下闪烁着黄金光辉的基础。

我们是英雄的后人,我们也可以当一个英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013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205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370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168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153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954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271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16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382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87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989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24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09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9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1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01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00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