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天早上花半个小时做即兴演讲,刻意练习自己的结构化思维。记得第一次做头马演讲的时候,紧张加上头脑混乱再加抽题手气不好(好吧,第三点原因有推脱外因之嫌),讲了一句话后便“羞涩”下台了。而现在站在讲台上自己头脑风暴疯狂寻找各种逻辑结构,不逼自己都不行。
选择现在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一则是今早的题目有些开脑洞,王老师带着总结后自己着实收获不小,二是不得不再提下结构化思维,自己已经练习了一段时间,也总想着给自己一个总结交代。PS:五一假期时还推荐好友一定一定要入手一本《金字塔原理》,因为自己当时在上《结构化思维》这堂课时也是受益满满,强烈建议有意愿有时间的朋友们一定要了解下麦肯锡这一经典理论。
进入正题,今早王老师出的题目是“如何看待丢脸这些事儿",先讲讲我的思路和结构。
第一步:界定问题,丢脸对象大多为两类:个人和集体,个人方面的丢脸范畴无非就两种:工作和生活,结合当下环境,我很快就把主题限定在“一个人在职场上该如何看待丢脸这事儿“。
第二步:观点先行,大多演讲情况下,态度鲜明者更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如果观点不同,观众就会急于知道你的论据有哪些,细心倾听你会有哪些漏洞,出发点可能不太雅观,却能带来好的演讲氛围,当然如果观点一致,你会更容易抓住听众的耳朵了。比如,我今天的看法是“对于现在还在努力提升的自己,丢脸其实不是什么坏事”。
第三步:寻求合适的逻辑架构,常用的逻辑架构有三种:时间、结构、重要性,我今天选用的是时间结构,因为我之前认定的是人在不同时期对待“丢人”应该有不同的看法,虽然最终证实是 too young too naive,当然这是后话了,请大家先关注我的结构呀。
第四步:内容填充,毕竟架构只是基础,干货才最实在。我目前还处于可以寻找架构阶段,以上初步的思维导图马马虎虎供大家参考建立架构,深度、脑洞内容请耐心往下看。
第五步:检查、反思架构,正在阅读的小伙伴有发现我结构上的问题吗?我也是在总结时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跑题了。请回看在第二步的结论先行时我的观点是“对于现在还在努力提升的自己,丢脸其实不是什么坏事”,从这个出发点来说,理应要分析的是丢脸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而我之后完全是在进行现象分析。当然,我还是有补救方法的,那就是在总结上来个重重一击。
第六步:总结部分,也即最后一步。针对我刚才的跑题过错,需要在收尾阶段加强说明“人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一切以提升自我为目的的行动中,都会有可能使你处在尴尬局面的状况,这时候你要笑对尴尬,加强自我能力才是王道。”
然后,承诺给大家的脑洞来了。
大家都怕丢人,却鲜有人分析“丢人”带给大家的后果,“丢人”是否真如想象中那么可怕呢?
从结果来看,一方面,“丢人”带给自己的无非就是在集体面前抬不起头,俗称“羞耻感”,但这毕竟只是你的感觉,除却严重者引起法律纠纷外,其实你的感觉并不会给你带来什么实质上的影响。另一方面,“丢人”带给他人的认知肯定是基于造成你“丢人”局面的缘由,如果你是因为能力不足而“丢人”,最坏的情况就是你在他人心理贴上”能力不足“的标签,但这并非不可化解,在你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我敢保证,对方也会致上自己的敬意。
再来说说丢人带来的好处,人在什么时候最不怕丢人?快速成长期!因为知道自己不懂的太多,不怕坦露无知。而当自己表面上有所成就时就开始在意面子,但你是否想过,在意面子后的自己是否比之前无畏的自己成长更快呢?我相信,这也怕是卓越者较之优秀者数量而言少之又少的原因,“丢面子”的重负压得优秀者们只得谨慎前行。
再回看我上面的思维导图,原先只是觉得,前期成长期咱不怕丢人,但后期稳定后丢人就是丢品牌啊。但转而再想,人生哪有稳定期,谁不是一直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