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经济学》读书笔记(二)

摄影:瑛

五、 政府信贷扭曲生产

作者对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失业问题,战争结束时的退伍军人和裁减的公务员问题,进行了反驳,认为大家的担忧是十分荒谬的。

一个简单的农业方面的例子:甲是一个诚实守信、言出必行、实干、有远见、节俭的人,他需要一个农场来扩大自己的买卖。

他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的贷款,来买下一座农场。乙是一个游手好闲,一无是处的人,虽然他因为这样不太良好的信用,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但是他符合国家农业贷款的条件。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其实是政府没有意识到这两种后果:

1. 政府信贷给不适合的人,就是在浪费钱

美国国会发放给农业的贷款已经足够多了,然而仍然有许多人认为农业贷款缺口很大。作者认为,相比拿自己的钱或者拿投资人的钱来发放贷款的商业银行和公司,国家对于贷款风险的控制更差(可能考虑到社会稳定、公正等问题),导致的坏账(不能如期收回贷款造成的损失)也更多,而这就相当于将纳税人的钱贷给那些不珍惜这些钱的人。

2. 政府信贷的不是金钱,而是实体资本

作者认为,政府信贷出去的实际上是农场和农用设备,如果这两者都是稀缺资源,试想如果乙获得了政府信贷,此时农场应该给甲还是给乙呢?

假如乙最终拥有国家贷款的一座农场,使得农场价格升高,接着,周围地区没有剩余的农场卖给甲。从结果上来看,社会的整体价值降低了。这就是有关农业上的一个谬论。

对于其他的商业形式,政府贷款也会有浪费资本和削弱生产的效果。私人企业和农业一样,存在同样的问题。而作者尤其强调,当权者会忽略那些没有获得资本的项目,这样也必然导致了整个社会群体的净损失。更有甚者,当权者拿着优秀企业的盈利去扶持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这同样也是一种扭曲生产的形态。

六、诅咒机器

科学的进步和自动化的发展会让不少人失业,你是否也是这个观点?

纺织机案例

在工业革命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对于那些高效机器的情绪非常恐慌,无论是手工工人还是经济学家,大都认为机器的发展会造成大量的失业。

但是作者非常不赞同这个观点,他举了纺织工人的例子,1760年纺织机发明后,阿克赖特的纺织工人大举抗议因纺织机造成的失业,最后官方只能以武力解决。

但在随后的27个年头里,议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实际从事棉纺织业的人数,从 7 900 人增加到 32 万人,纺织工人的人数翻了44倍。

诸如上述的例子不胜枚举。可当时愚昧的工会制定了一些无厘头的规定,强行增加一些完全无用的岗位,比如在不需要司炉的火车机车上雇用司炉。

由于当时的社会主流对机器代替人工进行生产的进步的态度太过负面,连197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著作里也在批判机器会减少劳动力的需求。

而如今我们回过头看,可能会觉得非常荒谬,作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是他们并没有理解机器给人带来的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一起思考一下,我们一开始发明机器是为了什么呢?

大部分人都会说,为了提高效率,比如要看到远方亲人的信,不再需要人和马帮我们运输,而是火车、汽车、电报、电话、电脑等。

试问,如果为了让那些骑马送信的人不失业,我们应该毁掉刚刚所说的所有发明吗?你肯定会坚定地摇头,因此作者一再强调,如果否认机器,其实就是否定了整个人类目前的发展。

此外,深究机器之于人类社会的运作机理,我们发现,机器只是会造成短暂的人员失业,但是长期来看,机器人反而会给社会增加大量的岗位,因为制造机器本身也是需要有人工的,而这部分便是增加的劳动力。

如果一个品牌的产品开始用机器运作,势必,它的成本较于人工会降低,接着竞争对手也会降低他们的成本,从而迫使其他品牌也开始用机器制造。

降低了制造成本,老板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于是就会继续扩大生产,或者转战其他行业,或者提高消费。无论是哪一种结果,事实上都会使得就业增加。

总的来说,人们一开始持有的这种反对机器的观点,有点类似于破玻璃原理,只不过这一次的谬误在于只看到了眼前的坏的一面,而没有考虑长远利益。

除了纺织机这类劳动节约型的机器外,还有生活改良型的机器,有的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改良产品性能,有的是执行直接人力无法执行的任务,更多的发明创造则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产品和服务。

与强烈反对机器造成的失业相反,也有人认为机器的发明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比如从机器出现的18世纪工业革命中叶到现在,由机器创造出的就业人数已经是当时的4倍。

作者认为,从实质上看这很显然也是一个误解。因为机器真正带给人类的是促进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它无非是提高工人的工资或者是降低产品的成本,而看似的增加就业机会也只是从其他行业转换过来的劳动力。

我们讨论过的所有谬误,都是基于对于结果的长期与短期效应的识别。无一例外,所有的谬误都只是专注于眼前看得见的利益进行判断分析的

能够看到长期的效应固然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如果只专注于某个部分的长效影响,可能就会有古典经济学家(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

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的倾向了。

古典经济学家的不足之处在于,忽略了机器造成的短期影响,比如张三因为新机器的投产而失业,而他可能花了几年的时间才学会这个技能。

如果要再就业,他需要再次花时间和金钱学习新的技能。且不论他学会后是不是真的可以找到新工作,就他目前的失业来说,他和他家庭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当然这需要政府去解决,这里作者暂未展开分析,我们也可以自己思考一下解决方案。

七、分散工作机会的企图

关于失业问题,我们对工作机会的看法是:世界上可做的工作是有限的,要是我们想0更繁琐拖沓的做事方式来增加工作量,那么我们至少可以想方设法将事情分摊给尽可能多的人去做。

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在这种错误观点的指导下,可能采取的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种,但其效果还有待商榷。

1、细化分工

这种观点下,我们解决失业的方法首先是细化分工。

比如建筑业中,明明一个工人可以完成埋电线和刷墙的工作,却为了增加就业而雇用两个工人分工完成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雇主付的费用就增多了,而她原本可以把这笔多付的钱拿去买个烤箱,于是,虽然我们保障了建筑工人不失业,却可能让生产烤箱的工人失业了。而从国家产值和财富来看,我们还因此少了一台烤箱。

2、缩短工时

当权者采取的第二种常见方案是缩短工时。主要有两种方案:

一是,不改动每小时薪酬,纯粹将原来每周工作40个小时缩减到30个小时;

二是,小时工资率提高33.33%,以保持原来周薪酬水平不变,从而将工作时间从每周40小时缩减到30个小时。

到底哪种方案是行之有效的呢?

第一种情况下,工作时间缩短,劳动力跟不上,于是公司一定会招募更多的工人进行劳作,确实可以解决失业率的问题。但是因为总工时没有变化,公司的产值依旧不变,所以社会的总产值并没有任何提升。

第二种情况下,工人的每小时薪酬上涨了,然而由于要维持同样的产值,公司要雇更多的人,人力成本的增加,进而产品的价格也会升高,导致民众需求降低,民众买产品的总量也就下降了。

这样看起来,无论是细化分工还是缩短工时之类的分散工作机会的方法,都不可能解决社会总体的失业问题。

八、遣散军队和裁减公务员

除了失业问题,人们担心的还有战争结束时的退伍军人和裁减的公务员问题,但是作者认为,这种担忧也是非常荒谬的。

首先看战后军人转业,因为本书初次出版的时间是1946年,恰逢二战结束的第二年,因此退伍军人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和社会民众关注的重点之一。

虽然表面上看,数量庞大的军人回归社会、充分就业的进程会非常缓慢,但实际上,军人转业加入市场一直非常迅速,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

1、社会

从社会的角度看,政府可以大量减少军费开支,因此征收的税收也会相应减少,而民众原来拿去养军队的钱也就可以拿来自己消费,从而促进了市场需求,刺激生产,社会的产值也就 得到提高。

2、转业军人

同理,对于转业军人来说,因为市场的需求增加,这些行业所需要的人员也相应地增加了,退伍军人也就有了新的就业机会。

3、纳税人

民众要交税少了,虽然看上去与这些军人的关系不再密切,但实际上,他们少交税而多出来的钱,是用于购买那些退伍军人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他们的关系实际上是更密切了。因此,实际上纳税人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退伍军人也有更多的收入。

同样的道理,政府工作人员的削减,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有人会觉得裁掉公务员会减少购买力,但是这些人忽视了公务员在失业以后会另找工作来维持甚至提升购买力。

虽然表面上看公务员的购买力降低了,但实际上纳税人的购买力在增加,因此也就可以给被裁的公务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那么公务员就成为直接为社会贡献生产力的人。

通过对机器生产、细化分工、遣散军队转业等方面的分析,了解了政府为了增加所谓的就业率,出台了一些违背经济学原理的政策。

思考与讨论: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主要与失业问题有关,因为与经济学相关的知识,失业问题是最直观的,而且是民众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现在再回看工业革命刚开始阶段,民众对机器的反对,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事实上,虽然我们暂时克服了对机器的恐慌心态,但我们同样迎来了一个新的“敌人”——人工智能。

2016年3月,围棋界的人机大战开战,大谷歌公司生产的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与著名围棋棋手李世石九段对弈。像当年的深蓝大战(国际象棋人机大战)一样,牵动着许多人敏感的神经,科技界、新闻界纷纷发出疑问和评论:如果人工智能在围棋这种极高难度的比赛中都能打败人类的话,人工智能还有什么不可能?结果我们都很清楚,阿尔法狗不仅赢了,而且是压倒性的胜利。

同年5月,富士康集团宣布,工厂将使用机器人取代人工,昆山工厂员工数减少6万。

虽然我们目前承认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比人类更聪明,效率更高,但其仍然是一种无情感的机器,依然无法取代人类。

如果人工智能继续发展,并且像现在的生产机器一样投入工厂,人们会像工业革命刚开始时的那样,产生失业恐慌情绪吗?为什么?你认为是否需要担心这个问题?原因是什么?

本文摘自《一课经济学》作者:亨利·黑兹利特,或译亨利·赫兹利特,英文名Henry Hazlitt卡片作者:任晗骞

《点进去有精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319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01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567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56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19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9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0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2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7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66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8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2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2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9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8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61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