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朱海燕应邀作客长沙博物馆湘城讲坛,作了题为《唐代茶美学》的讲座,让大家认识到,茶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茶经》是美学里程碑,要知茶爱茶传承茶文化,品茶香茶韵品味茶之美。
朱海燕在概括了唐代茶风兴起的社会背景后,从盛唐之茶风、《茶经》与茶美学、唐代茶审美掠影、法门寺地宫出土茶器鉴赏等几个方面展开讲座。
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时代。这一时期,诞生了“茶圣”陆羽和他的茶学大成之作《茶经》,奠定了中华茶道的基础。自此以后,上至宫廷下到民间,从文人墨客到贩夫走卒,从诗词歌赋到日常琐细,茶与茶文化渗透了中国人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盛唐茶风盛行,与陆羽写成世界上第一本茶学专著《茶经》有很大的关系。茶入诗歌,也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朱海燕说,唐代著名诗人无不饮茶,有的把饮茶与吟诗结合起来,吟诗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茶道茶艺、茶性茶德、茶情茶谊、茶俗茶礼、茶事史诗等,对茶树生态环境、造茶技术、煮饮技艺、名茶、贡茶、茶政和贸易等都有描写,其中有不少作品影响深远。
中国人的饮茶方式经历了生嚼、烹煮、煎茶、点茶、瀹茶、多样化的演变过程。大体上说来,是古代煮茶、唐代煎茶、宋代点茶、明清瀹茶到后来多姿多彩的发展脉络。
陆羽在《茶经》中首次将唐代煎茶的十个程序规范为:炙茶、碾茶、罗茶、候汤、一沸调盐、二沸舀水、投茶、点水、分汤、品饮。
紧接着,朱海燕分析了《茶经》与茶美学。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陆羽所著《茶经》堪称中国茶美学史上辉煌的里程碑。该书的出现,是中国茶叶史和审美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而在此之前,饮茶仅仅是为了治病或解渴。后来,饮茶被上升为艺术或宗教,这源起为西晋杜育的《赋》。
陆羽倡导“精”“俭”的茶审美态度。首次把“精”“俭”二字贯穿于茶事之中,将日常饮茶活动提升到精神层面;提出“饮茶最宜精,行俭德”,“精”既是种茶、采茶、制茶、烹茶、品茶的技术标准,也是对茶的审美态度;提出茶的生长环境离不开土壤和光照,在不同的季节、天气采摘会大大影响茶的优劣;对茶的制作、贮藏、烹煮(包括器、火、水、炙、末、煮)和品饮作了分析;认为茶有九难: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
陆羽提出俭德以本。他对俭的解释:俭是节约、不浪费,俭是约束自己的行为,陶冶情操、表达对他人的恭敬,与礼异曲同工。中国茶人在制茶、择器、选水等过程中精益求精,在行为上追求自然简朴,精神上追求清心淡泊的“行俭德”风格。
陆羽开创了以“和”为核心的茶美学思想,认为茶园环境以生态和谐为美,“鼎”型风炉是“和”美思想的体现,“水火相济”的“煮水烹茶”过程中蕴含着“中和”的思想,陆羽《茶经》对茶之“色、香、味、形”审美感知也建立在“中和”茶美学思想的基础上。
在唐代茶审美掠影这一部分中,朱海燕例举了皎然、卢仝、白居易和茶画意蕴。
皎然以“道”论茶,开拓了品茶境界,是诗僧,更是茶僧,爱茶、恋茶、精通茶理,是茶圣陆羽的“缁素忘年之交”。
卢仝的《七碗茶歌》是《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是最精彩的部分,堪称千古绝唱,真是七碗能生风,茶中可寄万般情。在此诗中,卢仝把茶提神醒脑,激发文思,净化灵魂,与天地宇宙交融,凝聚万物的功能之美,渲染得淋漓尽致,传播了饮茶之风,把人们对茶的审美认识提升到了出神入化的高度。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以茶相伴,快意人生茗中品,写了《琴茶》等多首与茶有关的诗。
朱海燕还以多幅与茶有关的古画图片反映唐代寺院茶生活、唐代上流社会茶生活、唐代贵族宴饮、唐代宫廷茶会。
在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相当数量的宫廷茶器,可见唐代宫廷饮茶风气之盛。关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器鉴赏,据朱海燕介绍:
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了鎏金鸿雁金云纹茶碾子、鎏金仙人驾鹤纹壸门座茶碾子、唐系链银火箸、鎏金飞鸿纹银则、鎏金卷草纹长柄银勺等系列银质鎏金的宫廷茶器,是世界上发现最早、最完善、最精致的茶器文物,从铭文看,制作于唐咸通九年至十年。出土的文物中,既是茶器又是香器的有唐鎏金龟形银盒、素面壸门座高圈足、鎏金人物画银香宝子等。
最后,朱海燕介绍了中国茶风、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情况,指出茶是沟通世界的有效载体,还可助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够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
在现场互动环节,朱海燕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并推荐她的著作《中国茶美学研究》给大家阅读。
通过朱海燕的讲座,大家增加了对中国古代茶文化和唐代茶美学的认识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