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要去分享《一句顶一万句》
今天一口气读到了404页,果然有明确的目标,效率就会高很多,也可能是文学类作品的关系,人物情节很有画面感,也很容易被带入。所以多输出是很有效的逼自己输入的方式。
第一次读刘震云老师的书,最后的部分看到他的作品清单才知道他写了这么多中长篇小说作品,而且《一句顶一万句》也是2006-2008年期间完成的作品。如果光看这个书名,不是视频号推荐,我大概不会有机会选择这边长篇小说。正式因为推荐,我才知道这本小说畅销全球,被翻译成了10多种语言在各国出版。
如书名,书里的每一个角色的笔墨多少不一,但在是否喜欢说话或者很有表达欲望这个部分都会特别说明。而且角色在不同阶段和场景的表现综合差异也不一样。
和其他的乡土作家类似,小说的背景实在作者的故乡河南延津县,后来也会有各色人物因为做生意,找人,逃离,服兵役等情况去到各地,但是主要还是北方为主,河南,河北,山西,陕甘等地。小说分前后2部分,人物非常多,每个人物又各具特点,初阶段的语言的重复也让人无所适从。啰啰嗦嗦的说了很多的背景,我甚至觉得如果翻译成外语,得要多么深的语言艺术的造诣的译者才能把作者的意思传递出去。因为及时作为母语读者,我也觉得前面读起来费力。
第一部分的主角是杨百顺,他的爸爸是卖豆腐的老杨,大哥杨百业,弟弟杨百利。在大哥婚礼的那晚因为各种困境有了杀人的想法,最后没有杀人而是离开了家。他从小就喜欢喊丧的罗常礼,却一辈子没有和他讲过话。逃离之后偶遇了剃头匠老裴,老裴不敢收他做徒弟,于是把他介绍给了好朋友杀猪的老曾做了徒弟。从杀鸡,傻狗开始,后来跟着老曾去各地杀猪。后来因为老曾老寒腿,有了独自杀猪的机会,几个月下来就熟能生巧了。却因为一次吐槽师娘,被听吐槽的人出卖而传到了师父老曾那里,于是被迫离开。
逃离的过程经过同学推荐又去了老蒋的染坊负责挑水,八个大染池,一天从早忙到晚。老板老蒋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只是白天睡觉晚上监工。因为晾染布是晚上做,白天负责煮染。其次老板养了只8年的猴子金锁,也和老蒋一样的秉性。杨百顺因为之前嘴巴惹祸的遭遇,也不爱说话。染布场最怕老鼠,所以管家在老鼠猖獗时各地放老鼠药,金锁因为贪食老鼠药死了。
老蒋又买了一只猴子叫银锁 ,要养熟要锁着一年,杨百顺因为不喜欢和人讲话,和猴子处的很好,结果某天午后因为可怜猴子给他解了锁,猴子马上凶相毕露,逃走了,追了半天没追上的杨百顺也不敢回去,于是之后自谋生计。
路上遇到天主教神父老詹,一个70多岁的意大利人,在延津各地传教40多年,只有8个信徒,杨百顺成了他第九个信徒,他和老詹住在破庙里,改名陈莫西,经过老詹介绍白天在老鲁的竹业社破竹子。晚上老詹还要孜孜不倦的给杨百顺布道。最后因为长期睡眠不足,百顺在有一天工作的时候太困破残11根竹子被解雇了。老詹也觉得他布道的时候总是瞌睡主也救不了他了。
不得已,他开始重操旧业挑水,在街上接临时工,后来在元宵节的社火活动时,扮演阎罗的人生病,杨百顺被发现做了这个角色,因为演的很好被县长看中,县长韬光养晦,有一片菜园,他被选去去县政府给县长打理菜园了。后来有入赘吴记馒头铺做了寡妇吴香香的老公,改名吴莫西,他和香香谈不到一起,只有被骂的份。但和5岁的继女巧玲很谈的到一块。香香和隔壁银铺老高背地里在一起3-4年,终于有天被吴莫西撞破,2人逃离到郑州。
吴摩西被逼着带着巧玲去找他俩,却在第十天准备返程的时候,巧玲被卖老鼠药的人拐卖了。莫西开始整个河南四处找巧玲,几个月没找到,却在郑州火车站外,看到了怀孕的香香在提供买热水洗脸,旁边老高在擦皮鞋,两人结束一天的劳累,买烤红薯有说有笑的样子。于是想要杀两人的心又放下了离开了。香香和莫西在一起,只会骂他,从来没有这样的亲密说笑,原来有些人不是不会说笑,而是看他和什么人在一起。
第二部分是巧玲被卖到了山西老曹家之后,后来结婚生了三儿一女,围绕着她的儿子牛爱国开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