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中国金融破冰。3月,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分设,初步恢复了银行原有的功能。当年11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拉开了经济变革的序幕。
1979年,邓小平提出“必须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在该思想指导下,当年相继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三大国有行(工行1984年成立)。留存不多的老保险人开始鼓动、串联,向上反映,写信给人保总公司、人民银行总行、财政部乃至国务院,要求恢复国内保险业务。1984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中国人民银行中正式分设,中国保险商业历程翻开新的一页。
虽然恢复保险业务箭在弦上,但是“计划”的烙印明显。“为了使企业和社队发生意外损失时能及时得到补偿,而不影响财政支出,根据为生产服务、为群众服务和自愿的原则,通过试点,逐步恢复。”就是说,恢复保险不是为保险的真意——分散风险,而是为了“不影响财政支出”。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和加强保险机构的通知》(〔79〕银保字第16号),“(保险公司)受保险总公司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双重领导。业务上以保险公司总公司领导为主”。保险官办官管色彩浓重。
思想的禁锢渐破之后,中国社会到处焕发出勃勃生机,保险行业亦不例外。实际上,恢复的速度比预想的快得多。到1980年年底,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恢复了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各级机构总数达到311个,专职保险干部已有3423人。
1982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章程》,同时成立人保董事会、监事会。颇有戏剧色彩的是,这一市场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并非出于市场本意,而是“对外交流的需要”,其实质依然是计划的要求。因为对外需要才成立公司董事会,这在中国国有企业治理变迁历史中也是值得书写一笔的趣事。翌年7月28日,人保在北京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成立大会,宣布了公司章程。其第一条规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营企业,是经营保险业务的专业公司。”第四条规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资本金为人民币5亿元。”5亿元,成为1978年之后中国保险行业的资本原点。
1985年3月,国务院颁布《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根据该条例,1986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颇有意味的是,这个国内保险行业较早的管理文件其实是由人保代为起草的,人保为自己埋下了打破自身垄断的碑石。
随后,两家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于深圳和上海,发起成立了日后国内第二大和第三大的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和太平洋保险。
回顾整个20世纪80年代,尽管中国保险行业开始苏醒,但是其实仍然处于冰河世纪。不仅规模小,主体少,而且业务单一,经营落后,整个行业的规模甚至不及四大国有银行一个分行的资产规模大。
春天的气息涌动。20世纪80年代,一些未来将影响中国保险市场格局的人,此刻正隐匿于芸芸众生之中,过着与保险无关的小日子。
市场层面,国内保险开始恢复,但是专业层面,商业保险的核心无人知晓。
1912 年6 月,上海成立了华安合群保寿公司,公司聘用英国人Defries 为精算师,并要求他为公司培养一些精算助手,其中一人叫周大纶(还有一位叫陈思度)。后来 Defries 回国参战阵亡,公司提升周大纶为精算师。周大纶先生是有记载的第一位华人精算师。
1949年之前,中国曾有三位号称“精算师”的人才——获得北美精算学会准精算师资格。巧合的是,三人在1924年至1925年期间同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人寿保险精算学,师从精算学术权威詹姆斯·格罗威教授。
第一位名叫陈思度,广东人。陈思度回国后任华安合群人寿保险公司寿险计核员,后又兼任太平人寿保险公司精算师,著有《人寿保险责任准备金》两册,新中国成立后转道香港,任永安人寿保险公司精算师至去世。他是有记载的参加过美国寿险精算师资格考试,并成为其准会员资格(ASA)的首位华人。
第二位为陶声汉,1933年起先后任职于中国保险公司副经理、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兼精算师,1936年当选为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理事。20世纪50年代在人保主持人身保险工作(人身保险处处长)。国内保险业停办后担任中央财经大学保险教研室的教员。改革开放之后,他以80余岁的高龄笔耕不辍,撰写了多部人寿保险精算方面的专著和论文,填补了精算研究几十年来的空白。1994年逝世,享年95岁。
第三位为李守坤,河北人,曾经获得北美精算协会(SOA)准精算师(ASA)资格,曾任宁绍人寿保险公司秘书长兼精算会计主任,该公司后因通货膨胀而濒临瘫痪,李守坤因擅长精算又被中国保险公司聘任,1948年病故。
1949年之后,新成立的人保基本没有人寿保险业务,财产保险和人身意外保险也带有浓厚的“计划色彩”,精算技术可有可无。1958年至1978年,国内保险业务全部停办,精算没有存在的土壤。
1983年,成为国内保险精算一个新的起点。是年,人保上海分公司的乌通元兼任了人保总公司的海外机构精算师,成为保险业恢复后第一位从事精算实务工作的人。乌通元号称“精算师”也是因为“对外交流的需要”。
改革开放之后,人保的涉外业务发展更快,逐步在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新加坡、英国等地增设了一些海外机构,根据当地的保险行业管理惯例,公司需要指定精算师签署有关报告。
1983年11月,另外一个幸运儿被人保派至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香港总部学习精算实务,为期半年。1988年,他将自己的讲义整理成书——《寿险基础数理》,据称这是国内第一本精算教材。这个幸运儿就是万峰。此后,他“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寿险”,2007年,万峰出任国内最大寿险公司——中国人寿的总裁(注:万峰2014年离职国寿,转任新华、鼎诚。本月,因“严重违纪违法”遭查处,保险老将黯然落幕)。
实务先行之后,精算教育于国内渐次开花。曾任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的魏迎宁是中国精算师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主要设计者之一。
1987年10月18日,大洋彼岸,和中国精算有缘分的美国北美精算学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年会,会上讨论了一位华人教授提出的关于支援中国开展精算教育的建议。一个月之后,1987年11月27日,北美精算学会会长英格汉先生与这位华人教授一道,赴南开大学签署了关于联合培养保险精算研究生的协议书,并于1988年9月开办了首届精算研究生班,中国正式开始引进美国的精算教育。
这位首开内地精算教育先河的华人教授就是段开龄先生。对于段开龄先生,保险的圈外人士知之甚少,不过其先祖赫赫有名——段先生为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后人。
由于这段渊源,南开大学亦成为国内精算师的摇篮。
引入海外精算教育10年之后,1997年6月,从英国学成归来的学子——谢志刚选择以另外一种方式推动精算教育。他于上海财经大学创立中国第一本精算专业刊物《精算通讯》,坚持发行10年之久。谢志刚教授和其研究团队,持续追踪、研究保险监管最新发展,专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成为国内著名的保险监管“智库”之一。
借鉴海外的精算职业体系,中国于20世纪末设计了自己的精算师考试和制度,“中国精算师”成为保险“皇冠上的明珠”。
1999年11月20日,保监会公布通过首次“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的43人名单。第一批“中国精算师”中,南开大学毕业生占据半壁江山,而这首期精算师后来多数都成为中国寿险行业的高管。
回顾这段青葱经历,曲中人感慨万分。
2007年9月,第八届中国精算师年会上,第一批中国精算师之一、曾任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包虹剑就动情地回忆:“回顾我们这一代精算人员的成长过程,既让人感觉到机遇对我们的无限青睐,也有岁月如斯的无奈。”
2007年11月10日,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精算师协会章程》(草案)等文件,标志着中国精算职业完成了作为一个独立职业团体的全部筹备工作,随后的30日,中国精算师协会(CAA)正式成立,现为国际精算协会(IAA)正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