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送孩子上学,遇到一妈妈正在边走边给孩子喂药,我问她孩子怎么啦?妈妈说:昨晚老公接孩子下课,孩子从暖和的空调屋出来,老公非不给孩子穿外套,你看早上孩子就感冒了!这妈妈用了“非不”两个字,让人感受到对老公浓浓的指责。
其实生活中这种对亲近人的指责无处不在,尤其是我们对老公的指责,大到不能挣钱,小到洗不干净碗。曾经有位男性来访者对我说,我早上都不想起床,因为一起来我总会做错事,妻子不断的指责,让我一整天心情都不好,恨不得不要见到她,起床就能出门上班。而这种长期的指责让他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很差劲,什么都做不好,慢慢地做事越来越没有信心,对妻子和家人充满内疚,觉得既不能像那些成功男人一样,给家人提供优渥的物质条件,也不能在生活细节上照顾好他们,这让他自己也对自己很失望,觉得活着没什么动力和意义。
再看看孩子。上幼儿园时孩子们大都很快乐,几乎没有什么来自学习上的压力,老师对学习要求也不太多。但上小学后,随着学校对孩子的要求、老师的压力、家长的好胜,稚嫩的孩子在学校诚惶诚恐接受老师的点评、应付同伴的竞争,如果成绩不是那么好的话,还要面对家长的指责。
记得以前住的房子,楼上住的一家三口,刚搬来时,父亲看着温文尔雅,母亲微胖话少,有个儿子大约上二三年级。开学不到一周的一个晚上,楼上传来咆哮声,间杂着重物落地的声音,还有男孩的哭声。我以为夫妻吵架,吵成这样不顾及邻居听到,还是很少见的。但过了一会就变成孩子和妈妈的声音,还有读英语单词的声音。那么大的声音我在楼下都能感觉到双方的对抗和焦躁。后来这样的夜晚隔三差五出现,有时是妈妈,有时是爸爸,有时是爸爸妈妈一起上。我深深同情这个孩子,我已经搬家好几年,但如果父母的态度不改变,关于孩子学业上的未来,其实已经能预见了。
从精神动力学来说,指责是在建立关系。指责时,对方没有反应,就没有产生关系。我想,这想的解释是很适用于夫妻关系中的。就如前面的例子,妻子对丈夫的不断指责,不过是想与丈夫交流,引起对方注意,对方没反应,指责就会变本加利。当丈夫明白这一点,可能会主动去关心妻子的需求;当妻子明白这一点,可能会换个方式交流。
指责也是一种侵入。在面对孩子的学习不好时,家长没有分流孩子的焦虑,反而把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孩子不得不一边处理自己的焦虑,一边应付家长的压力,哪还有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上呢!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肆意指责,这样就可以肆意侵入孩子的世界,否定孩子,剥夺孩子离开父母的能力,达到掌控的目的,以掩盖担心孩子长大离开我们的恐惧。
而当孩子认同了父母的担心,他会怎样呢?可能会让自己不要太优秀,甚至厌学、生病等,这些现象都是在告诉父母:我需要你们,我离不开你们!这样的例子,在咨询中真的很多。所以面对我们的孩子,站在他的身后,支持他、鼓励他,给他温暖,给他安全,他才能更有勇气去面对外面的竞争、压力。这同样也适用于夫妻之间,家庭是个温暖的港湾,受伤了,可以回来疗养,累了,可以回来充电。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对方的依靠。
最后,引用一位资深心理专家的话:爱孩子,想让孩子学习好,我们真的应该跟孩子的学习保持一定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