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治通鉴》记载豫让的事迹,重点是要把豫让打造成人臣无二心的道德楷模。司马光的这份用心,背后有着什么样特定的时代背景?豫让真的是个忠臣吗?
答:1、司马光的这份用心,背后有着什么样特定的时代背景?
——简言之,当时的人对忠义气节看得比较淡。
①北宋建国,是建立在五代十国的烂摊子上。五代十国堪称乱世中的乱世,王国乍兴乍灭,将相忽降忽叛,丛林法则主导世界,道德毫无生存土壤。
②所以到了北宋,人们的价值观难免有点混乱,对忠义气节看得比较淡,即便是一些身居高位的名臣也存在这种问题。
③司马光铁肩担道义,努力扭转社会风气。在《资治通鉴》很靠后的一段议论里,他详细论证过一个影响深远的命题:“正女不从二夫,忠臣不事二君。”
④说白了,司马光是以弘扬儒家正统价值观为己任的,《资治通鉴》记载豫让的事迹,就是要弘扬“委质而策死”这个最传统的儒家价值观。
2、豫让真的是个忠臣吗?
——其实很难说,因为豫让的忠臣形象是被司马光从原始材料当中精心删改出来的。
比如,以下两则跟“忠”的形象要求严重不符的材料就被司马光选择性无视了。
①根据《吕氏春秋》和《史记》的说法,豫让竟然是个很有二心的人,以前是范家的家臣,后来又转投到中行家做家臣,最后到了智家,是那个时代里名副其实的应该受到鄙视的“三姓家奴”。
②《战国策》的版本里,豫让留下的经典名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二、在《资治通鉴》版的“豫让复仇记”里,明明有捷径(“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邪?”),但豫让却舍易求难(先自污名,又自戕身),那么问题来了:豫让是不是傻?
答:豫让并不傻。
①在司马光笔下,豫让之所以舍易求难,是因为所求者大。
②他的动机并不只是复仇这么简单,他要做后世的忠臣榜样,让天下后世那些做臣子却怀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
(不可!既已委质为臣,而又求杀之,是二心也。凡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也。)
③(司马光笔下)在豫让的心里,行刺的过程远比行刺的结果来得重要。
三、在《史记•刺客列传》版本里,赵无恤第二次抓到豫让后,责问他既然先后转投范家、中行家,且范家和中行家都是被智瑶灭掉的(此处不符合史实,勘误见专栏),那时不但不为主君复仇,反而又做了智瑶的家臣。现在智瑶死了,凭什么偏偏要为智瑶复仇呢?豫让的回答很是掷地有声,大意是,范家和中行家的主君以众人待我,我回以众人;智瑶以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豫让的这番话,可以看出春秋战国之际哪些观念发生了剧变?观念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答:1、豫让的这番话,可以看出春秋战国之际哪些观念发生了剧变?
①一是“委质而策死”这个传统礼制被悄悄打破了,在豫让这里,“委质”只是一个形式,一个手续而已,真正的约束力并不来自于这个形式或手续本身,而是来自主君的态度。
②这就带来了第二个观念的变化,原先在儒家系统里,人和人天生就不平等,男人比女人地位高,君主比臣子地位高,就算丈夫对不起妻子,君主冤枉了臣子,妻子和臣子也应该无怨无悔,泰然接受。
但豫让的这番话意味着,战国时期君臣之间隐隐然呈现出了对等关系,君主不能再用空泛的身份义务来要求臣子了。鼓国臣子夙沙釐的事迹,一去不复返了(“008 晋阳城人心向背的真相是什么?”)。
③(发展到后来,甚至有了《孟子》的一段名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也就是说,如果君主对臣子不尊重,那么臣子是可以背叛,甚至造反。)
2、观念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观念的变化,背后是社会结构的变化。
①在稳定的宗法社会里,一个人的身份会跟随人一辈子,跨界和跳槽都是难以想像的事情。
而随着礼崩乐坏,宗法结构逐渐溃烂,竞争日趋白热化,人才变得越来越抢手。
②这就意味着,在人才市场上,供求关系逆转了(稳定的社会里,人才不重要,甚至还没有奴才吃香),人才掌握了更大的议价权。在社会关系上,人的价值和商品价格一样,取决于,且仅仅取决于供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