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还藏了一个秘密。
Sir说的不是席卷全球的疫情。
也不是“爱你爱你”的刷屏谐音。
以下信息。
高能预警。
尤其各位70、80、90后粉丝。
是时候面对了——
00年出生的孩子,今年已经20岁。
就像8090后曾被叫做“非主流”,曾被看作是扶不起的阿斗。
如今00后,除了提醒我们自己那令人头秃的年纪。
网络时代成长的他们,有什么不同?
《时代之子:人生二十年》
Child of our time. turning 20
2000年的1月,BBC的一档节目开播。
三个关键词:
口碑好。
IMDb8.9,豆瓣也有9.2。
野心大。
主持人宣布,要做一个大项目——
真实记录00后到底是如何成人的。
BBC会追踪这些孩子的成长
看是什么塑造了他们的人生
还有,历时长长长长长。
不愧是曾把《人生7年》拍了56年的BBC。
这节目平均每一两年做一季,11季,40集,拍20年。
它追踪25个家庭的孩子。
当20年的记录时光结束,他们交出了什么答卷?
2008年,7岁的蕾哈娜还是一个金发的小女孩。
但是她已经开始烦恼自己肚子上的肥肉了。
望着每天用来过家家的芭比娃娃,她说自己永远也穿不上这种宝宝体型的衣服。
明明Sir印象中的7岁,还是极力控制自己不要在教室乱走,一心瞎跑疯玩的年纪,哪里有心思关注自己身材?
但节目主持人在超市杂志区,随手从无数以女性面孔或身体为封面的杂志中抽出一本,就是明晃晃地用红色方框,放大女星身体的瑕疵。
原来整天嚷嚷着要健身减肥的不只是我们,出生在网络时代的00后,比我们更早地被庞杂的信息包围。
杂志封面、电视广告,甚至连手中的芭比娃娃,都无一不让女孩们早早地关心自己的身材,似乎这才是被爱的条件。
而对于有些男孩子气的少女伊芙来说。
身材什么的根本不是问题,就算是肉嘟嘟的,她都是家里受宠的小可爱。
直到13岁,她才突然受到自我认同的暴击。
当同龄的朋友们都开始初露早恋的端倪,她却发现自己对男生并不感兴趣。
这可怎么办?
会不会被朋友排挤,被父母强逼送往医院矫正......
但想象中各种天翻地覆的闹剧并没有发生。
她把头发剪短,把重眼妆涂上。
朋友都说早就觉得她有这种倾向;
父亲的第一反应竟然也是告诉她这不是什么问题。
“出柜”,这个许多人眼中的定时炸弹,在她身上却平顺得只是一个正常的成长和过度阶段,就像她从喜欢重口味变成清淡沙拉一样。
原来在2014年就让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英国,把同性恋看做错误的人群,从2000年的38%,已经降为了7%。
比起我们而言,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出生的他们,更早地受到不同观念的轰炸。
流行文化和社交网络,一面让我们对追赶各式各样的潮流上瘾,一面让我们为其中设立的标准焦虑。
这种对群体中自我认同的强烈需求,同样作用于年幼的他们。
看上去,他们确实如自己所说的,心态更开放,对不同讯息的接受度更广。
但是,他们真的和我们完全不同吗?
那个担心着身上肥肉的小蕾哈娜,更担心家里的经济状况。
不同于爸爸赚钱,妈妈全职主妇的传统家庭。
她爸爸在事业上走的完全是意识流风格。
开过打印店,卖过摩托,做过钓鱼的行业,甚至干过走鬼摊……
看似浪漫。
可后果是……财政大权拱手相让。
收入时有时无,比不上做裁缝的妈妈。
让爸爸回归家庭成为主夫?
也不是没试过。
他一个人带着她,连荡个秋千都能把女儿摔个狗吃屎。
滚滚滚。
所以妈妈只能一边带孩子,一边做兼职。
从小,蕾哈娜就被妈妈灌输有钱了才能有自由的观念。
一边处理自己的家庭事务
一边处理经济负担
真的给了她很大压力
摊上这么一个不懂事的爸,咋办?
还能咋办。
只能在紧张和拮据家庭环境中长大,以至当父母离异,她反而感到解脱。
20岁的今天,她进入大学进修心理学,终于能深入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
我的家庭让我对(心理学)感兴趣
对于蕾哈娜而言,父母的离异是幸事。
但对于家里最小的孩子杰米,却是重大打击。
杰米是意外怀孕,但父母还是努力给予他同等爱。
他和我们小时候一样,喜欢串门子,骑单车,滑滑板。
学校对于他而言就是一个见朋友,呼朋引伴疯玩的好去处。
直到年幼的他被发现患有糖尿病,每日必须的注射工作,让有针头恐惧症的爸爸受尽折磨。
本来就疏于照顾家庭的爸爸,开始更认真地投入工作,甚至和妈妈分居,直至出轨。
如今20岁的他,不再是那个一说起爸爸就擦眼泪的小男孩,他有了刚刚怀孕的女友,正在为成为副主厨而努力。
回顾曾经记录下来的影像,尽是快乐的回忆。
唯独对于婚姻,他非常坚持——
好好赚钱,要给后代一个完整和快乐的家。
因为我的成长中
没有什么不好的经历
除了父母的离异
这二十年里,英国变了。
科技迅速发展,家用座机变成了不离身的手机;
离婚率上升到了45%;
人们更接受不同的性取向;
社会更关心儿童的心理疾病了;
......
但是孩子们所经历的成长,每个都不同,却又个个那么相似。
想要融入集体;想要家庭和谐;想要受到认同;想要被爱。
这是二十出头,刚刚步入成人社会的他们。
不也正是曾经经历过,也还在成长的我们。
都是追踪成长类的节目,《人生二十年》和《人生七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生七年》在拍之前,就预设好了要揭露英国社会阶层的牢不可破。
它成功了吗?
确实,我们看到除了个别,大多数孩子的人生轨迹遵循着有钱的仍然有钱,贫穷的很难跨越阶级向上爬的路子在走。
但是社会阶层真的说明一切吗?
我们看到,那个7岁时愿意把仅有的两英镑捐给穷人的林恩,一生都在为他人着想。
事业上,坚持做着服务儿童的儿童图书馆的工作。
她不让家人为自己担心,直到去世前两天,家人才得知她一直就有动脉畸形的病症。
她实现了自己想要的工作和家庭关系,在去世后,图书馆还以她的名字命名。
真正实现了跨越阶层的尼克,从农村出身的内向孩子,考入牛津,在美国取得教职,还娶了美丽的妻子。
实现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美国梦”的他从此高枕无忧?
作为家庭支柱的他,到老年了,却开始担心起自己离世后他人该如何承受。
这正是《人生二十年》希望更进一步的地方——
它不再希望通过浓缩时间的方式,草草推导一个结论。
而是通过显微镜级别的观察,试图推翻种种被默认的“结论”。
二十年前的开场,主持人说的目标是:
要看看是什么塑造了这些孩子的人生。
没有预设,没有强烈的对比。
因为比起阶级、地位、背景……这些可衡量的标准。
每一天的生活复杂得多。
过得好不好,自己的标准才最重要。
于是我们看到的,不光只有采访,还细微到每一天的日常。
最让Sir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个可爱的胖乎乎的蕾哈娜。
和山东天后同名,却是个从小害羞的性子。
学校融不进集体,家里总是承受父母冷暴力,敏感胆小到会因为把蔬菜放错盘子而大哭。
按我们的猜想——
她似乎会很难适应社会生活吧?
事实却相反——
因为独特的性格,她从小就收获了与自己最投机的老铁朋友;
因为不和谐的家庭,她走向心理学研究道路时,比大多数人都坚定;
因为经济情况,她意识到经济独立的重要性。
就像她自己说的,成长不是某一种因素可以主导。
你的基因、家庭、学校生活、朋友关系、偶然事件......
都是让你成为你的因素。
从来不是由于某一两件事的发生
就能定义你之为你
谁也无法用任何一个标签,概述所有个体。
所以,Sir想对每一个你说——
无论00后、90后、80后……
无论你的人生走到20年,40年,60年……
你要关心的,并非这些数字背后代表什么。
你需要解开的“秘密”,有且只有一个。
什么?
嘘。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