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说,8岁的儿子总是不能遵守他许下的诺言。比如他答应放学后先写作业,但实际他经常做不到,总是想着先玩或者看电视。再比如,他答应只玩半个小时的游戏,但是到点了磨磨蹭蹭不想结束。还有生活中其他一些方面,孩子也总是说话不算话,总是不能遵守自己定下的诺言。
我们也许没有意识到,孩子其实并没有许下什么诺言,放学回家先做作业,游戏只能玩半小时,这些都是家长给孩子下达的“命令”,并不是孩子以自愿为原则许下的诺言。孩子如果不遵守家长许下的“命令”,他甚至连半小时的游戏也玩不成,所以他只好用“诺言”来换取权利,把诺言当做权宜之计。而到了该“执行”的时候,“诺言”的执行的力度到底有多大,孩子根本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事实上,家长才是“诺言”的真正制造者,诱惑孩子跌入不守诺言的陷阱,并给孩子扣上“不守诺言,不讲信用”的帽子。当孩子被一次次地定义为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时,他会慢慢地瞧不上自己,认为自己就是个不讲信誉的人,最后可能真的出现“轻诺寡信”的情况。
解决孩子“不守诺言”的问题,从不要孩子许诺开始。孩子放学后是先写作业还是先玩游戏,这是他自己的事,应该交由他自己安排,不必去检查他如何安排时间,全然地信任孩子。任何事情上都不要逼迫孩子承诺。当孩子不必向你承诺时,他也就没有机会“失信”了。
即使孩子是主动许诺说如何如何,但最后没有按照原先说的去做,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们也不应该去指责孩子。比如孩子承诺期末考试要进前三名,表明他当时的确是想好好学习的,我们应该对孩子的这份决心给予适当鼓励。至于最后的结果,不要执着,而且告诉孩子也不要执着,实现了挺好,没实现也无所谓。孩子不对其诺言产生压力,就会保持轻松愉悦的学习态度。
人无信不立,我们要告诉孩子,人不要轻易许诺,“请诺必寡信”,另外许诺要根据自身实力,不要为了面子盲目许诺,否则最终落得“吹牛皮”的名声。
培养孩子良好的守信习惯,父母是最好的榜样。我们要坦诚对待孩子,无论再小的事,也要对孩子说实话说真话,而且尽量说到做到,这才是较好的“诺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