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有个吴宁村,坐落在316省道边,村头有个老羽家,是村里多少年的大户,家里地成片、田众多,沿着省道铺开。
当年,村里要搞活经济、走致富道路。各家各户都去村支书那里做工作,想方设法要沿着省道扎门面房,做来往长途司机的生意。
老羽头也想,但是到村支书那里做工作,不得请个饭、整条烟、送瓶酒的,真心舍不得,反正家大业大,守着田头也穷不了,依旧是村里的大户。
没几年,先前扎门面房的乡亲们尝到了甜头,一门心思要把自己的门面房扩起来、连成片,盯着老羽家的地急得眼红手痒。一合计,一起到村部找书记、村长谈,一家一家挨个做工作。
村支部一看,既然大家都是为了发展,干脆让老羽家把临道的地划出一点来,村里给老羽家一次性补贴一点。
一年又一年,老羽家的好地段就一点一点地划了出去。要说不心疼是假的,但是终究是得了些实惠,家里的良田依旧还是足的,老羽头倒也不是特别难受。
这几年,高速公路越来越多了,省道的车越来越少了,汽车司机的生意越来越平淡了。原先那些做道路生意的乡亲,脑子又活络起来,一合计:不行!得找点别的路子!
正好上面定了调子,村里要搞转型,美丽乡村、农业旅游、科学养殖。
各家各户又纷纷呼朋唤友、探亲访友,找了一群外乡的亲朋好友,合伙出钱在翻新自家的农宅搞农家乐、在家田里种经济作物、挖塘为田整水产养殖,好不热闹!
老羽家这个时候急了,一家子寻思,上一轮就没赶上,这一次决不能再错过了!这样下去,原来老叶家、老姜家、老高家那几家当年的贫下中农、佃户就要超过咱老羽家了!
老羽头召集子侄开了个会,定了路子,大儿子家搞农家乐、大侄子家搞水产养殖、大闺女家改种木耳蘑菇!
但是,搞农家乐要修整宅院得雇人啊、搞水产养殖要挖塘啊、种木耳蘑菇要把田里的土豆红薯苗都清了!这钱不能让外人挣了去,怎么着也不能肥水流了外人田!
一家合计了半天,干脆大儿子的宅院改建让二侄子家去做,大侄子的水塘让二儿子家去整,大闺女的木耳蘑菇等这一茬土豆红薯收了再去整。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宅子水塘是整好了,但是宅院建得有点慢、格调也不时髦,水塘质量差了点、水质难保持,木耳蘑菇早就成了白菜价。虽然生意也还可以,但是家里资产起色却不大,当初没想到,钱从左兜进右兜,家族账户上的钱数其实没有啥变化。
现今的老羽家,早就不是村里的大户了!村里每次开会,村支书就要说,大家乡里乡亲的,要记得当年老羽家让地的恩情,多帮帮多带带!可是,小辈们哪还记得这些,哪还听的进去。
这两年,老羽头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叹气:日子怎的过成了今天这步田地。守着田守着地守着族人,怎么就不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