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懒癌深度患者,不愿写稿,拖稿成性;然鹅,在参与完工作坊后,却忍不住来到简书balabala三大篇!
这三大篇都是这个工作坊要教会我或者其他参与者的事吗?我不知道。因为导师从头到尾都只是让我参与其中,“专注”地带我们玩戏剧。木有说过任何主题!
但显然我get到许多。我的小伙伴也get到许多。当我们一路回家一路balabala时,发现我们的感受和发现都很相近!共融是感受到的,戏剧手法创造共融的效果是感受到的,导师的带领技巧高超是感受到的!这些是不是主办方希望我们体会到并分享出去的呢?当然是!主办方的期望是不是做到了呢?当然是!我在冲动码字,小伙伴也在友圈分享了她的快乐感受!
所以,这场工作坊最后引发我好奇和思考的是,如何在培训或者倡导中做到这种“less is more"的效果?less说教和引导,more参与者的收获与输出分享。
回顾过程,大概有如下几点关键:
1、高峰体验:用新奇有趣、前所未有的方式吸引参与者投入,高度专注于参与过程;有利参与者增加敏锐度,提升对新体验、新观念、新思维的接纳和吸收。
2、多点渗入体验:设计者其实需精心布置参与者的体验点,用多种方式让参与者体验到主题。譬如本次工作坊中,导师询问每位伙伴的状态和需要,导师在每个环节中都稍加停留让口述者有足够时间給视障伙伴呈现现场,口述者在工作坊过程中如何协助视障伙伴参与等都在演绎着如何提供合理便利;又如让不同残障人士自信快乐地参与到工作坊中,并且工作坊开始和过程中导师都不会提到要求健全伙伴去照顾残障伙伴等都在展示着解除标签后,工作坊参与者之间的无差别;透过共同创作、共同玩戏的机会,让参与者们无障碍地交流互动一起,直接体验到何为“共融”。
3、引导充分体验而不批判:导师在过程中,只着重引导参与者们仔细观察,问题聚集于“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谁”、“你看到他做了什么”、”你看到他有什么变化“并说出对观察的推段与感受,不评对错。调动参与者充沛地去感知、觉察,找到与别不同、不同于常的新体验,从而触动新的启发。
4、创造分享机会而不批判:导师不断地鼓励不同的伙伴说出不同感受、不同意见,鼓励新猜想,给出积极回应,而不比较谁优谁劣、谁全谁缺。一方面鼓励参与者发言,另一方面也鼓励参与者共同去聆听不同的想法;形成激荡,促使参与者博采众长,对自己的原始观点精雕细琢后形成客观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