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奇葩说的节目里,罗胖结辩时提到这么一句话: "看我们节目的人,正在长大。"
我一直是此"无节操"节目的忠实观众,今天在观看过程中有些心得,总结下跟大家分享。
刚开始关注它是因为同学的分享,后来是被里边的节操段子所吸引,很长时间里也不知道也他们到底在表达什么,笑过了也就过了。
随着读书思考写作的积累,渐渐地对节目的核心价值有了些许理解。
下面就聊聊观看这档节目的正确姿态。
1.辩题可能是个坑
我们都知道,语言有时是会限制大脑的思考空间的。
辩论一般不会允许合适佬的中间立场,必须观点鲜明。所以辩手们自然被分到非黑即白的两个阵营展开对垒,而这些辩手个个具备颠倒黑白的"洗脑"能力,于是产生一个结果:
身为观众的我们,经常觉得正反方都有理失去判断力。
比如新一期的辩题是"分手该不该当面说",于是双方就该还是不该讨论了半天,最后罗胖的结辩甚是精彩(有时间可以回看),让我重新审视辩题以后才恍然大悟。
罗胖本来是站反派(不该当面),他的结论却是: 不当面说但是保留对方见面的选择。回到辩题仔细想想,这不就是一个合适佬的中庸选择吗?!
问题出在哪里呢,一开始辩题"该与不该"就将我们的思考引向一个错误方向——脱离现实的狭隘思考。因为生活里不可能只有"该不该",而是有更多层次的选择空间——至少成年人的世界如此。
孩子和巨婴的世界里才有该不该、是不是、对与错的选择标准,成年人生活的世界往往更复杂——一件事情多个维度并行不悖,所以我们只能学习怎样做到最合适。
再看节目就不能草率地被题目带限制,而要站在更高的格局,思考更丰富的选择——才符合客观的真实世界。
从这个角度讲,辩论可以碰撞出更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看问题的角度,而不是给出一个一边倒的结论。
所以又有了第二个问题——如何看待辩论结果。
2.辩论的结果是混乱?
每次节目结束肯定会有一个确定的结论——一方获胜并带走奖金。但你我都清楚地感知到整个过程里一会感觉正方在理,一会又认为反方将要胜出,那么凭什么相信最后那个由现场毫无判断力的观众给出的结论呢?
马东以前说过一句话,辩论就是要留给观众混乱的感觉。这里"混乱"一词用得很鸡贼,意思可能有两个结果:
1.观众不会接着深入思考然后真的混乱了。
2.独立思考后得出"合适"的结论——现实里很难有对错之分。
估计相当一部分人会真的进入混乱状态,不去思考究竟有什么收获。而继续深入思考的人——通常有清晰的价值观,会在复杂现实的不同维度中,找出最适合的决策。
关于混乱的概念,万维刚也谈到一些看法: 牛人的混乱只不过是表面的不规整,思维上比谁都清晰,我们印象里头发乱糟糟的爱因斯坦就是如此。
3.看到背后的网
观察导师们的表现后,很难不佩服他们的思维深度,不由好奇罗胖这样的人,如何挖掘出一个简单的辩题背后那么多的价值维度。
罗胖子一直提倡碎片化的知识是不可逆的、有价值的——然而前提是,你必须有清晰的系统的价值观体系,即一个已经编织于脑海里的、立体网络(算是李笑来正在做的吧)。
如果碎片的知识比作散兵游勇的话,只有经过大脑系统化的处理,才能输出为精兵强将去使用。
所以,这才是张泉灵罗胖蔡康永能看到问题背后的思维纵深的原因吧。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编织出立体漂亮的思维网络呢?
我的答案是,跟着牛人持续地学习,感知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用到的素材,观察他们在具体场景的应用,长期重复地积累——才可能"复制"出高效的思维能力。
在对罗辑思维和得到长时间学习之后,居然发现自己能清晰的感知到罗胖表达的一些观点,因为他提到的概念我学习过,用过的素材我了解过,我在逐渐感知、复制他的操作系统。互联网让这个过程的长期实现具备了可能。
也许,这就是时间的复利效应吧。
最后叨叨几句:
001我们虽然不是辩手,但不能没有独思考。
002在最好的时代利用好手里的工具,相信积累的力量,把大脑里的网编织地更漂亮些吧。
003突然想起一句网友留言: 除了时光,没有敌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