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腊神话中,有个叫瑟纳西思的美少年。某天,口干舌燥的他来到树林深处的一汪湖水旁。他探头过去,看见水面上自己的倒影。他立即深深爱上了水中这个美丽的身影。那个他日思夜想的身影,其实是他自己的影子。瑟纳西思每天在湖边徘徊,最后,溺死在湖畔。在他死去的湖边,长出了一种清雅的花——水仙。后来,人们把对自己的形象、身姿、感情或经历过分关注、过分爱怜的情结,称为“水仙情结“,也就是“自恋情结“。
一直想写点东西,至于目的嘛,刚开始美曰其名:在写东西的过程中了解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从而认识和完善自我。慢慢发现过程和结果都摆脱不了顽固的自恋情结,不单是生活,它已经蔓延到写东西的过程和文字当中了。
最能突出这一点的当属题目无疑,除了一些小说以外,其它几乎都带有“我”、“我们”这类字眼,就算是那些“致某某”、“你”、“你们”等的也隐含了“我”这个“自恋”的第一人称。题目跟文章脱不了关系,所以也摆脱不了自恋的嫌疑。
每次写东西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我”、“个人”、“本人”等这些字眼渐渐多起来的时候,就会马上给大脑发送信号:看吧,你这家伙又开始自恋了!难道你以为别人也都是这么想的?即使一次次如此自我提醒,还是无法一下子摆脱这种习惯性的自恋。如此看来,虽不像瑟纳西思那样自恋到溺死在湖边,却日渐有种迟早会被那些自恋的文字给“淹死“的感觉。
一个自恋的人通常不会对别人造成太多实质性的伤害,受害者往往还是自己。莎士比亚笔下有一个典型的自恋狂——马伏里奥,由于缺乏安全感,他通过贬低身边所有的人来突显自己。内心逐渐增加的不安感使他变得更加不快乐。他开始感到困惑,在自己的身边无法获得快乐,与他人的相处中也出现了种种问题,最终限制了其思维和感情的广度和深度。
上学的时候有一部分同学喜欢“鼓吹”人人都要爱自己,尤其是某些女同学。某天看到她们手里抱着好几个快递,直说这是“爱自己”的表现,之后沉迷于购物当中。人人应当学会爱自己,过度的话,原本的“爱自己”可能会成为“自恋”的化身。自恋者比任何人都懂得欣赏自身,同时又会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赞美。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觉得已经写得很好,为什么没有人懂得欣赏呢?这样的想法对哪一方都没有好处,于自身而言,这种想法已经足够狭隘,如何得出“已经写得很好”的判断?看来,写作过程的自恋情结已经“掠夺”了原本该有的理智。对于他人,“为什么没有人懂得欣赏”这个问题未免太过独裁,自下“写得很好”的判断,然后责怪他人不懂欣赏。继而在写作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艰辛,直至看不到一点希望。
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即使不能得到所有人的喜爱,也能使某一部分人产生共鸣。就算做不到这两点,读完以后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豁达和包容的话,这也是它的伟大之处。治愈自恋的良方就是大方、坦荡、豁达和包容之心,这可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
打个比方,面前站着一个惹人厌的人,先在内心将他贬低、臭骂一番,然后再表现出的大方和包容可不能作数。因为真正的大方、坦荡、豁达和包容之心皆应发自内心,自我监督下的优质产物。同样的,在写作过程中,有人指出不足之处时,不仅要虚心接受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知。如此才能抵挡住写作中凶如猛虎的”自恋情结“。
那具体怎么做才能在写东西的过程中摆脱自恋情结呢?写作的时候少用那些第一人称,尝试通篇下来不使用“我“、”自己“、“本人”这些字眼,小说和故事里的除外。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更多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体会他人的感受,而不是单纯考虑自身和个人的情感发泄。
如果写作是为了了解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从而认识和完善自身。那么,在写东西这个过程摆脱“自恋情结”应该能更好地帮助达到以上这个目的。希望有一天在文章里不再嗅到浓浓自恋的味道,如果还闻到些许的话,那也希望它不会阻碍各位的阅读,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文字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