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我们都知道,是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思维就是麦肯锡公司提倡的思维方式,其中有一条原则是MECE法则,意思是说,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按照不重叠也不遗漏的原则,将问题层层拆解成子问题,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对症下药。这个方法大受追捧。但是最近,市场营销界知乎大V刘十九,在他的微信公众号“求智集”发表了一篇文章,说著名的麦肯锡思维有一个重大缺陷,那就是只做因果结构分析。下面具体给你说说。
根据刚才提到的MECE法则,我们知道,分析问题的时候要把问题拆解成一个个子问题,而且既不能重复,也不能漏下什么。你会发现,这个法则有一个前提,就是问题和解决方案一定基于简单的因果关系,一个核心问题一定能推出一个子问题,直到得出根源问题。刘十九说,这就是问题所在:麦肯锡思维完美地体现了因果思维,但是从复杂系统的角度来看,这种简单的因果关系很多时候是片面的。我们所处的世界,更像是网络的环状结构,而不是简单线性的因果结构。原因本身是结果,结果也可能是原因。任何一个因素,在系统中都可能和其他因素产生互动关系。
举个例子。在英国统治印度的时期,印度有一个地区毒蛇泛滥,政府要治理,就发布悬赏,说老百姓只要能杀死一条毒蛇就能获得奖励。刚开始这条策略特别有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开始专门养毒蛇,然后把它们杀死来换取奖励。政府知道之后就取消了这个奖赏。结果,人们纷纷把家里没用的毒蛇放生,导致最终毒蛇的数量比悬赏之前更多。
用悬赏来灭蛇,这是一个典型的线性因果思维,认为杀蛇就会让蛇的数量越来越少,生活中我们非常习惯用这种思考方式,比如生产线出了问题,我们就去生产部门找原因;销售不达标,就认为是销售手段出了问题,但结果却是,我们常常可以一针见血地看到问题的直接解决办法,但却很难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刘十九说,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在一个复杂的、可适应的系统里。之所以说这些系统是复杂的,是因为很多的“果”并没有简单直接的“因”,是多种变量作用后的结果。之所以说这是一个可适应的系统,是因为“因”和“果”很多时候没有严格的界限。它们很可能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一切都是在动态变化的。
那什么才是应对复杂系统的思考方式呢?作者提出了一种系统性思考法,它的关键就在于要学会思考要素之间的关系,而不只是关注要素本身。现代物理学有一个重要观点:部分的性质通常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们的组织,它们组合起来的模式和形式,也就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像是石墨和钻石,都是相同的碳元素构成,只是碳元素的组织方式不同,展现出来的性质就截然不同。
系统性思考的一个作用是帮我们避免偏见。举个例子,为什么搜索引擎推荐的医院会出问题?如果你从系统的角度去看就会发现,搜索在和医院、用户的关系中其实处于中介的位置,而作为中介,它没有提供用户反馈这个重要的环节,没有形成关系的闭环,所以才酿成了祸患。相比之下,如果有一个用户公开评价体系,买完一个东西,打五分还是四分都是用户说了算,质量就会有一定的保证。
系统性思考的另一个价值在于能帮助我们找到关键解。举个例子,著名的美国铝业公司,曾经面临过非常严重的利润下滑问题,按照传统的思路,要提升利润,可以提高产品售价、降低成本、开发新品之类的,的确,当时股东和员工也是这么想的,但CEO却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增加公司在安全生产上的投入,最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扭转了利润下滑的局面。之所以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是因为CEO真正理解了公司的运作系统。提高了安全生产效果,就能降低停工数和次品率,从而降低人工成本和浪费成本,同时又能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