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重述原文知识:
这个片段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模型——行为方式模型。这个模型告诉我们,导致我们产生情绪和行为的根本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的主观臆断。如果能够改变自己的主观臆断,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也就能顾随之而改变,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在面对事件的时候,我们首先观察事实,然后在脑中构思情节,也就是产生主观臆断,接下来产生感受和情绪,感受和情绪引发我们采取对应的行为。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反推法来找到自己的主观臆断,管理自己的情绪行为。主要通过反思来进行,所以这个方法叫做行为方式回顾法。
1. 关注你的行为表现:我在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2. 确定自己是不是行为背后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情绪导致我产生这样的行为?
3. 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是什么样的想法让我产生这样的情绪?
4. 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重新思考和审视事实,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和真正的事实区分开来。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我们就能够控制自己的想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
A1:联系过往经验: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段时间里,感觉周遭的同事都在和你作对,感觉他们故意不配合你的工作,感觉上级领导对你不够重视,觉得自己在公司里是个可有可无的人?或者你还有其他特别消极的情绪,回想一下是什么样的场景,你的应对方式是什么。你脑海里总是重复的那一句话(主观臆断)?
A2:规划未来应用:
思考一下未来一个月或者一周时间里,你可能大概率会遇到哪些消极的情绪事件。请问使用I便签梳理的行为方式回顾法来帮助你,控制自己的想法,管理自己的情绪。
作者:Sonanr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50794109367b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A1:一周之前,我开始关注买房,在网上看了几家大概预估了一套房子需要的首付额度,于是我找了大学关系特别好的一个朋友借钱,找她之前是考虑到我们关系很好,她有一笔闲钱,我帮了她不少忙,然后就发微信说了借钱的意愿,提出想借5万承诺一年内还清,结果1分没借到,她给的理由是准备读研还在愁钱。我感觉她是不愿借钱给我,可能我交了一个假朋友不自知,对她来说我就是在她需要时能提供帮助的人,想起之前帮她的事觉得自己傻乎乎的,所以在快速回复“算了,我再想办法,大不了暂时不买就行”这句话后决定不想再和她做朋友,或者就是泛泛朋友以后也不会帮忙了。
A2: 由于之前的借钱失败问题,一周之内我可能会重新审视身边的好朋友,想他们是老铁还是泛泛之交,陷入有钱不借就不值得交的怪圈,但是想到自己用金钱去衡量友情觉得自己不对,想太多反而更沮丧。
1. 关注你的行为表现:我决定和一个好朋友绝交或者将她定义为泛泛之交。
2. 确定自己是不是行为背后的感受:
因为朋友和我关系很好,而且知道经济条件蛮好,平时我也给予了不少帮助,但是没借给我,我对这样的朋友很失望。
3. 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
朋友没钱给我是因为不愿意借钱给我,说准备考研也在愁钱或者存了定期是借口,在朋友需要帮助时不提供帮助的人不值得交往。
4. 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
真实事实:朋友确实存在困难没有拿笔闲钱。比如A之前有给我讲过准备读川大的MPA,一年学费4万,而且之前知道的10万闲钱是读大学时,不能确定一直没用。事实A也认真给我解释为什么借不了,对于我提出的5万,她没有那么多闲钱。
主观想法:我主观认为她是有钱也不愿意借,我要求对方为我做一些事情没达成我就对对方失望都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