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开二胎的今天,全国人民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管多大年龄能上的都上,不能上的也在抓机会上,没条件的也在制造条件,再不行就街上高价求子。 《无后为大》作者关军,知名记者,因为自己丁克,老被人问要孩子的事情,为了给自己找好理由回答人,就各处找资料,发现国内并没有这方面的文章,正好借这个机会写本书,书名就选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来做标题。给世界多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挺有意思的。正如作者在结尾参考书所说,“我只是月球一块凹凸而晦暗的表皮,讲述着自己疙疙瘩瘩的故事与体验。”但其实世界的美丽多彩正是因为不同。
我不是丁克,看这本书主要是想看看 一个不要孩子的夫妇是如何来说的,虽然他的理由没法自圆其说,但读完后反而给我对下一代有了更好的认识,特别是中篇,让我学到了很多自己在养儿上做得不好的地方。
以下为摘抄:
依我看,“自私”仅仅是对人之本性的描述而已,不应与道德沾边儿,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不就是基于对人类私欲的认可和尊重吗?
人类社会的最基本道德准则,就是你的自私不要通过损害他人的利益来实现。
区别于感观体验的乐趣有很多,比如欣赏、创作,甚至发呆,大而化之,都属于智力活动的乐趣。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子女被当做私有之物,是凭借父母的恩德存在的。中国人潜意识里有一条强横的逻辑——这生命是我们创造的,而且我们付出那么多,当然要求所有权,要求回报。
我并不是真的尊重他人,只不过,在技术层面作出尊重的姿态会让我暗示自己很有教养,进而满足一种“我比多数人活得高级”的虚荣。回望自己的青少年也曾是那种欺软怕硬、追逐名利、仰慕权势的孩子,现在我重新确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并不意味着那些东西像大理石桌面上的一层灰粉一样可以轻易擦掉。我在骨子里并未真正认同“人皆生而平等”“人皆人格独立”,而它恰恰是尊重之内核。尊重他人,在我这里还属于应然之事,而非必然之事。》谁不也是面子上的事哟?你我皆凡人,只要大家有争执,只要每个人都觉得声音大就是强者,只要社会不断的鼓吹强者,只要还是一切以利义为导向,我们这些凡人都无法离开这个泥潭而不沾一点土。
农民强调孝道,是因为生活方式未改变;一个打工者强调孝道,是因为社会福利跟不上工业化进程;而一个前程无忧的公务员也强调孝道,主要还是传统思维惯性和意识形态引导所致。》下一代肯定比我们这一代压力大,自己能解决的事就不要麻烦到下一代了,看过太多同一代人,包括我的姐夫他们,因为孝道在大好的年代呆在家里照顾两个老人,一来就是20年过去,失去了施展的机会,现在老人走了,总算可以为自己活一点时,小孩要读大学了,而自己的身体也老了。 真的千万不要打孩子的主意,饶了他们吧,至少从我们这代开始,让我们自己照顾自己的下半辈子,让孩子活得像个人样。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一个人不断为自己的人生作选择时,那么不管这些选择是对是错,他的生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丰富多彩,而他的心理能量都会不断增加。只有作过选择,一个人才算活过。》尊重并相信小孩的选择。相信当下就是最好的
心理学家海灵格强调,“在一个家庭中,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有优先权”,做父母的切不可为了“爱孩子”而忽略配偶。实际上,孩子乐于看到父母相爱。
伴孩子成长是人间最温馨、最美妙之事,为父母者,本应贪婪地享受,甚至祈祷岁月就此停驻。无论何种情况,都不应该把抚养交给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
人之初,本空白。父母是第一任染色工,父母什么颜色大致就染成什么底色,而且,不好漂洗。
恐惧与愤怒、怨恨、悲伤一样,是人的负向内心体验,童年累积得越少,此生越轻松自如。
我在追问中发现,人活一世,其实全在为三个字奔忙,那就是“安全感 ”——很惨,这与其他动物别无二致-通俗地说,就是维系这条性命的愿望与及由此衍生出的各种次级欲求。
小孩真的是赐给我们的宝贝,在他那看到了自己太多的无知和缺陷,每每看那眼神,就好怕自己承担不了,怕搞坏了。哈哈。 但又有什么呢,你我不也是这样过来的吗?我们只是他人生的一个过客,他有自己的山峰和海洋,他也有未来自己的路。 人类社会的前进,不也是一代代人来到今天吗? 未来的事情想不到,做好每天,每时,每刻的自己吧。
学会尊重生命,学会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