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是爱的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家庭和睦是一个人情感健全,充盈的有力保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寻找另一半时前提要求就是原生家庭要和睦,真的很有道理啊!
孩童时期的两大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很重要。
如果这两项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她就会感受到沮丧,每个孩子感受到沮丧的程度不同,但都会导致他们做出某些偏差行为,如引起注意(看着我!看着我),权利斗争(我不想做,你不能逼我),报复心理(你伤害了我多少我就伤害你多少),自我放逐(努力有什么用呢?反正我写一点都不重要)。而如果童年时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那可能就会关闭自己的情感,感受与表达。没有大喜大悲,后天变得冰冷冷的;也不懂的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因为他们不知道哪些需求是合理的,哪些是过分的!而当别人提出要求时,也下意识的都认为自己有问题。
童年形成的这种情感迟钝很难转变,就像一个在你内心扎根了十几年的思维习惯,你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原来的样子。而更在于,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因为我们情感的成熟远比不得身体的成熟,而我们大多数人也往往只在乎身体上的健康,而忽略心理上的健康,因为后者的隐秘和难以捉摸,而大人也仅仅关注我们身体上的健康,心理,性格上出现的问题(只要你乖乖的,不犯大错)他们不会认为是个问题,也认识不到(遇到由此产生的问题,比如儿女不孝,也下意识的认为是儿女的问题,从来不会想到自己在其小时候时的教育是否合适。实际上,每件事情都是有原因的,遇到任何问题只看结果(进而粗暴地将责任推给当事人),而不想其源头的原因,是大多数人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菩萨畏因,凡夫畏果”)。理论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巨婴”,只是情感不健全的巨婴比较伤人!
好在人是有可塑性的。即使童年过的不好,后天也一样能过的很好(自己好,身边的人也好)。因为人的心里是有爱的种子的,再通过刻意练习,将神经内感受与表达的突触稳定地连接起来,并和周围神经突触形成网络。也就是后天要有意识地去培养,用爱去激发,用心去改善,去呵护,它还是会长大的。更可以将童年的悲惨经历变为后天巨大的财富,造福人类,比如马斯克就是那样的人(详见樊登读书会讲解的《硅谷钢铁侠》书)!
同时事业心与对家人的爱是不冲突,完全可以兼顾,也就是正念,两者都全情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