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乘34路至韩山隧道东口,恰逢红灯亮起,抬头稍事休息,晃动几下脖子,把目光从手机屏幕移向窗外,咦!那是什么:远处的山坡上有几簇白里透着些微紫红的树木,一串串花朵是那么熟悉,像极了儿时的伙伴,那身段,那模样,再熟悉不过了,仅看背影一眼就能认出,是泡桐!对!一定是泡桐。不错,现在清明已过,正是泡桐花开的季节,如果离得近些,一定还能闻得到那特有的似甜非甜的味道。
我的家乡在黄河故道上,典型的沙质土壤,特别适合泡桐生长,我们叫它梧桐。干旱的季节,黄河畔都是银白的沙土,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过去,哪家新添了小孩,都要到河边挖盆沙土,筛去杂质,留下细如白面的沙土,在锅里炒一炒,洒在婴儿的大腿根、小屁股上,那时没有尿不湿,连尿布都不够用,洒上这些细沙,可以防止婴儿细嫩的肌肤被沤烂,比现在的强生爽身粉强多了。
在我们村里,村头田头杨树较多,河边柳树成排,边角旱地刺槐成林,而在各家各户的庭院,当属泡桐的天下了。泡桐属玄参科植物,生长速度很快,春天栽下擀面杖粗细的树苗,两三年就窜得比房子还高,长到碗口粗细。泡桐叶大如成人手掌,上生绒绒细毛,幼时经常摘下作扇子用。
我家院子里就有几棵泡桐,当是在一九七零年搬家来时父亲栽下,到我八、九岁时,树干我已不能合抱。春天泡桐先花后叶,花是一串一串的,白里透着微红,花朵筒状,像嘴唇一样,上面还有淡紫色的小点,几十朵花簇成一串,微风吹拂,花随风舞,很是好看,还有一股特有的味道。泡桐的花期有一周左右,不久花瓣就脱落下来,满地都是这种小花。花落后泡桐叶就生长起来,初生的小叶,像邻家的小孩,探头探脑,不敢进门,很害羞的样子,但很快就生长起来,如果能下两场春雨,泡桐更是长得恣意,绿叶油油,满树婆娑,煞是好看。
夏天的时候满院绿荫,地上偶有阳光透过枝叶投下圆形光斑,可以说是遮天蔽日。中午母亲经常坐在树荫下乘凉,手里拿着蒲扇,不时扇几下驱赶令人讨厌的苍蝇,年幼的我常站在母亲背后给她搔痒。到六月中旬,一场雷雨过后,在泡桐树干周围的地面上,会有拇指大小的洞出现,是捕捉知了猴的时候了,每天黄昏的时侯,我都到泡桐周围转悠,眼睛盯着地面,如果发现芝麻大小的洞眼,我会用指甲轻轻地把洞口抠大,然后把食指伸进洞内,知了猴会用它的爪子抓住我的手指,我顺势抽出手指,这个笨家伙就随着我的手指出来了。到了晚饭后,我会再次到泡桐周围巡视,那时家里很穷,没有手电,全靠眼睛搜寻,才能抓住爬上树干的知了猴,有时完全靠手在树干上摸,所以叫摸知了猴。这样,一个晚上能抓二十多只,清洗干净,掐去爪子,在碗里用盐腌上,第二天清晨,母亲烙馍的时候,把知了猴在鏊子上炕熟,卷在烙馍里,是人间美味,远非现在餐馆里的人工养殖的油炸知了猴可比。
夏天,泡桐树上容易生一种浅黑色的小虫子,往往把泡桐叶吃成有许多麻洞的花叶,地上会落下许多绿豆大小的虫粪,有时会落到身上,非常讨厌,到初秋时,这种虫子会吐丝结茧,这时从树上会垂下许多虫茧,由细细的一根丝吊着,所以我们叫它上吊虫,这时我会捉这种上吊虫,用剪刀剪开虫茧,捏出虫子喂给家里养的鸡。随着气温的降低,泡桐到十月初的时候叶就落光了,枝干上只剩结的棉桃大小的干果了。
泡桐生长很快,所以材质松软,不能作硬料,只能作柜子或箱子的板材。九十年代,家里翻盖房屋的时候,院里的泡桐全部伐掉了。过去农村城市泡桐都很常见,现在泡桐在农村已不多了,更别说城市里了,而代之以很多名贵的树种,水杉、银杏、栾树、樟树等,很多二十多岁的人已不认识它,所以当我看到山坡上几株泡桐的时候,竟有一种见到故人的感觉,是啊!人生就是这样,不断地相逢、分别,有缘,相见,无缘,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