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第1章中写到,县立高中的食堂,主食也分三等:白面馍,玉米面馍,高粱面馍;白、黄、黑,颜色就表明了一种差别;学生们戏称欧洲、亚洲、非洲。
不同颜色的馍实际提示了学生及其家庭不同的经济状况。由馍分三等,不难想到“人分三层”。那个年代,每顿饭只能吃两个黑面馍的孙少平在想什么?当下,生活在底层的劳动者又是怎样的情感体验?
书中写到,正是因为贫穷,因为吃不起好饭,因为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孙少平躲避公众的目光,以免遭受许多无言的耻笑!
穷人有自尊!但穷人的自尊,与现代我们教育孩子要自尊自爱那种意义上的自尊又不尽相同。我们教育孩子要有自尊心,是希望孩子行为举止符合社会规范,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穷人的自尊更多表现在对周围人的过度敏感。我们各忙各的,也许并没有注意到身边谁是穷人,更无法体会底层劳动者的感受。对他们来说,衣着、食物、劳累也许都还能忍受,别人对他们的轻蔑甚至耻笑,才是对他们最深的伤害。
这个周末邀请老公一起看了新上的电影《逆行人生》,之前还看过一本书《我在北京送快递》,都是表现快递员职业生活的。快递员每派一件只能得到5毛钱的收入,为了多挣钱,就得马不停蹄地派件,为了省时间,他们甚至大夏天不喝水、不上厕所。与坐在空调房间里办公的白领相比,快递员可以称得上是当代的孙少平了吧。
我们无法直接提高底层劳动者的收入或者减轻他们的工作量,但我们可以充分尊重他们。当有派件的时候,注意接听电话,收到派件的时候说一声“谢谢,辛苦了!”。不要像影片开头的高志垒一样,在自己心情差的时候,拿快递员这类底层劳动者当出气筒。
经济状况迥然不同,社会分层,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但如果你也相信“人人生而平等”,请感受底层劳动者所感受的,力所能及的给予他们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