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并且将用户体验系统的分为了五个层面: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这五层用户体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紧密,互相影响,由浅入深,共同构成了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的整体结构。互联网产品的形态不仅仅是由功能决定,而是应该由“用户自身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来决定的,所有在用户体验上做出的努力都是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尽可能减少用户的使用障碍。
如上图,这五个层面如建筑一般,下面是建筑的根基,上层的要素依赖于下层要素,因此由下至上产生决策时,一旦某一层决策有误,就会产生“连锁效应”,并且这种效应是双向的(上层的失误反过来也会影响到下层决策的有效实施)。后文将产品类型分为功能型和信息型(内容型),不过目前纯内容型的互联网产品较少,新闻客户端或者媒体性质的产品现在也不仅仅是内容了,产品内部都有比较复杂的系统,因此可以将两种产品融合起来看待。
一、战略层
战略层是用户体验要素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对之后几层体验要素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一款产品问世必须要有其独特的产品目标,而所有目标最终的都会指向“钱”,也就是商业目标,没有明确商业目标或者是盈利模式的产品是经不住市场的考验的。其次是建立品牌识别,有目的性的设计品牌,产品的定位是设计出来的。最后,要对产品目标设计一些可以追踪的目标,量化产品目标实现程度,这些指标与用户行为需要绑定在一起,进行有效的追踪反馈。
产品是给用户用的,因此需要明确用户的需求,才能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体验。首先需要明确目标用户类型(是谁),可以通过人口统计学信息、消费心态档案、用户对技术的熟悉、适应程度等指标将用户细分,也可通过用户研究方法(问卷、访谈、焦点小组、可用性测试等)来细分用户群体。之后将产品功能分解成任务,制定功能路径再进行可用性测试(注意测试的是产品而不是用户)。最后将战略层阶段形成的文档,在团队内部进行广泛流传,使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清楚的明白产品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与实际对应的是MRD和BRD级别的文档)。战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演变和改变,贯穿于整个过程,是灵感的持续源泉。
二、范围层
明确了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之后,由战略层向上建设体验要素就到了范围层。这一层就是确定产品要做什么,不做什么,哪些东西需要立马做,哪些东西可以放在以后做,其实就是圈定产品功能、内容的边界,并且进行一个初步的版本规划。作者将范围层分为功能规格和内容需求两方面,分别代表功能型产品和信息型产品,而如今大多数产品都是两种形式产品的融合,因此这两方面都需要考虑。
首先范围的圈定是来源于用户需求,因此需要一个定义需求的过程。内容需求相当于CMS(内容管理系统),是产品内容的集合,当然也包含大量功能需求,这两者是互相支撑的。来自于用户的需求需要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需求的合理性、优先级以及需求开发成为产品所可能遇到的问题,从“人物角色”中提炼出简短的故事,将其放在一个特定的业务场景中思考,从而场景化的分析需求。当然需求也可能来源于竞品,不过不一定是直接竞争对手,可能是不相关产品的一个特色功能,就能带来的启示和价值。
需求分析之后就是要将需求文档化的过程了,这个部分包含功能规格说明和内容需求说明,两部分都为最后形成最终的PRD搭下框架,为产品战略目标与功能特性之间搭起桥梁。
三、结构层
确定了产品的范围边界或者说需求边界之后,就该到怎么做的环节了。结构层将输出的是产品要展现给用户元素的“模式”和“顺序”,通俗说就是,你面前已经拥有要展现给用户的功能或内容了,但是需要以什么形式、什么样的交互来展现,是这一层体验需要考虑的。
作者同样分功能型产品和信息型产品来讲结构层的要素,对应的是“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通常的产品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同时进行的。交互设计当然是由交互设计师完成,当然有些时候就是产品经理直接来完成,作者提出了“概念模型”的概念,意思就是结合产品的目标与用户需求,设计一套概念以及形式类似的交互方式,在整个产品内部保持使用方式的一致性,从而可以复用,而且这个模型最好与现实世界中的交互相似(但也不需要特别相近)。此外还需要设计出错误处理机制,预防用户的误操作,给予提示并改正,引导用户正确的使用产品。
“信息架构”就是将产品内容结构化,尽可能清晰的展现给用户,可以用从上到下(总分)或从下到上(分总)的结果,将信息架构设计成一个高效的结构,随着系统的成长而容纳各种不同的内容,适应系统的成长和变换。以产品任意的信息片段为基本节点,可以有不同的组织方式,文中介绍了如:层级结构(树结构)、矩阵结构、自然结构、线性节结构等,这些片段的组织原则依旧是将“网站目标”和”用户需求“紧密的结合起来。而产品的语言方面,作者建议建立一个统一的受控词典或类词词典,规范产品的用语,达到一致性的目标。
这一层的输出与产品设计文档或规范类似,在一定的业务逻辑框架之下,产品交互细节和信息架构是用户对产品深层次的体验要素,一个完善的结构体系(好的交互和信息结构)可以使产品更清晰的在用户面前表达(功能与信息),也可以让产品自身形成一个自适应的系统,随着版本的迭代,由单一、简单的产品发展成为平台级别的大产品。
四、框架层
设计好产品的结构之后,就要对结构中的每一块填充内容,框架层就是要从每一个页面入手进行界面设计、导航设计和信息设计。作者推荐我们设计产品界面时,可以考虑我们与世界的交互形式,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这些交互方式移植到产品中,利用惯性来降低用户对产品功能的理解成本,并且强调需要有效运用而不是生硬的照搬,界面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要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使用场景,同时分布“重要”与“不重要”的内容也是需要提前考虑清楚的。
导航设计则要遵循文中提到的三条原则,准确给用户清晰的传达位置,与物理空间的导航有相似也有不同的地方,“我们在哪儿”和“我们能去哪儿”是必须清晰传达的,但产品的导航更加需要一个大局观,一个给用户清晰整体结构的感觉,而不是像地图导航中规定的路线。产品也需要根据自身产品的特性和需求来选择不同类型的导航,介绍的主要也是web设计中的导航栏形式,而在目前app 当中,其实也与web有一套类似的导航体系,各个导航有利有弊,需要与产品自身情况相结合再选择其一或者进行组合。
这一阶段需要输出线框图,在团队产品开发中,线框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结构层的信息架构,下启视觉设计师设计产品的“皮”(给出设计方向),在中间承担一个桥梁的作用,让整个产品有一个统一、有内凝力的架构。
五、表现层(感知设计)
到了用户体验要素的最顶层,就是产品最终实实在在展现在用户眼前的形态,这一层设计也就是产品开发中的UI设计,是在前四层体验要素的基础之上,最终体现在外观上、视觉上(也有声音或者触觉)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层的意义在于,是否能给予之前层面确定的目标以支持效果,打个比方,若前四层体验要素设计的非常好,但最后的表现层设计一了一套难看的配色和ICON,那么整个产品体验就会功亏一篑,但若UI能充分理解前四层体验要素的意义和联系,那么就能设计出符合产品要求、符合用户需求的界面和配色。
作者建议设计师们巧用对比,发挥突出的作用,来传达产品的价值概念,并且在设计时注意一致性,比如位置、大小等,有时候需要用栅格线来辅助设计,而一致性包括内部一致性(产品内)和外部一致性(企业内部),将设计元素从产品中剥离,形成一个系统且具有凝聚力的整体。开始设计工作前,作者也建议团队有一套统一的配色、排版方案和产品的风格指南,并且记录设计工作中的决策,形成文档,为今后的设计工作输出一个流程。不管采用什么手段,表现层的目标都是统一的,给予前四层确定的目标以支持,完善视觉方面的体验,并且形成产品自身的一套风格。
总结:五个层面要素由浅入深,上层基于下层,上层又反过来影响下层,展现了用户体验设计工作的各个层级,我们在产品设计工作中运用的关键还在于要来了解自身的产品问题所在,需要怎么解决,并且要明确解决问题的成本和收益,怎样考核解决方案实施的效果。产品开发如马拉松,在不同阶段要采用不同的节奏,需要不断监控产品自身的表现,在这五个层面适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