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237天
原文阅读:
11.10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11.11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译文讲解: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悲痛欲绝。跟随孔子的人说:“先生您太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我有太悲痛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痛过度,又为谁呢?”
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用丰厚的礼来安葬他。孔子说:“不可以这样做。”学生们仍然以丰厚的礼数安葬了他。孔子说:“颜回看待我如父亲,我却不能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这不是我要这么做,是几个学生们干的呀。”
启发思考:
这两篇继续记录“颜渊死”的相关内容,一是写夫子对颜渊早逝的悲痛情感,一是写如何安排其葬礼。
颜渊早逝对孔子的打击很大,比亲儿子死了还要难过,真的是伤肝伤肺、痛入骨髓,一时无法自抑,无奈向天号泣。这里的“恸”是指哀伤过度,过于悲痛。而过于悲哀属于越礼,所以旁边的从人有此一问。这里的“夫人”,夫读二声,是代词,代指颜渊。
七十多岁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是人生几大痛苦之一。况且我们知道,孔子认为颜回最能得其思想精髓,有衣钵相传之意。
《周易·系辞下》有: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也许知道众多隐微吧。世间存在不好的事情没有他不知道的,知道是不好的事情没有再去做的。《易经》上说:‘走不远就返回,因没有适宜之事可做而悔改初衷返回,大为吉利。’”这段话,既可为颜回的“不二过”做个注解,也能看出颜回这个弟子在孔子心中的分量。他为《周易》做注解的时候,都不忘用颜回来作典型例子。
颜回之死对孔子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这个恸字,形象地表现了老夫子的内心感受。 对于其他弟子认为夫子过于悲痛、有违礼法的质疑,孔子怎么说的呢?他上来先来一句:有这么回事吗?我有那么悲痛欲绝吗?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死去的高足如在面前,自己泪涕横流、哭声在耳乃是事实。所以他跟着就来了一句:如果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为之恸哭,为之悲痛欲绝,那我还能为谁呢?
这话听着有点前后自相矛盾,似乎是强辞为辩,但此刻孔子的失态情出于衷,真真是让他老人家痛不欲生啊,反而更加鲜活地表现出老夫子为人的真诚。这段对话非常传神,具体描绘出了当时的情景。
接下来,讲颜回的葬礼安排,尽管孔子十分悲痛,但他在丧葬问题上依然主张守礼,不主张厚葬。孔子曾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篇第三》第4章)。葬事为重,但决不等于大操大办,而是根据条件妥善处理。对于礼,孔子注重的是人的诚敬之心,而非形式;孔子尊重的是生活现状,而非不切实际。
颜回家境贫寒,如果厚葬既不符合礼法,又违背家庭现状。对于自己的儿子,孔子都没有厚葬;对亲如儿子的颜回,孔子也不同意厚葬。情归情、理归理、礼法更要归礼法,不可因情而冲击礼法。这反映了孔子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的一贯品格。
可是,孔子毕竟不是颜渊的父亲,只是在当时的身份体系中,在颜渊葬礼一事上,毕竟还是由父亲颜路来决定,作为老师的孔子是无法逾礼去决定、去主持颜渊的葬礼的。弟子们非常清楚颜回在夫子心中的地位,为了表达师生之情、同窗之谊,他们没有听老师的话,厚葬了颜回。
孔子说“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这里,我们再次看到了孔子的内在、深刻矛盾心情。他痛心于给了颜渊这样于礼不合的厚葬,特意说明自己的态度,与这件事划清界限。一个过度的行动并不就表示一种特别的感情,一种特别的感情也不必以过激的行为表示。在这次最强烈的情感挑战面前,孔子依然体现了情与理的圆融无碍。
另外,孔子说 “回也视予犹父”,不但道出了他们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而且开了中国教育史上师生关系的先河。“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也因此流传至今,深厚的师生关系依然是许多人最强大的情感支持和精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