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的时候,我曾经深深地为自己的身高感到自卑。在山东姑娘里,我这152的海拔,那简直就是已经到平均线的脚底板下了。
所以,当很多同学们表示特别喜欢我银铃般的笑声时,我总是觉得那是不值一提的优点。
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像我突然之间就不再为身高感到自卑了,慢慢地居然有人夸我,说我这152的身板楞是装出了162的气势。
然后,就开始有人嘲笑我的拖拉机似的笑声。这时,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高中时银铃似的笑声已经变成了杠铃似的笑声。
只是,外人的评价,再也不会刺痛我的心。
一直,我都特别羡慕我的领导,她是我心目中的女神。
长得美,身材好,思想犀利,做事缜密,人际关系处理得四平八稳,家庭美满幸福,感觉就没有她搞不定的事情。
我知道,我的底气是不知从何而来的自信(不要问我,我也不知道什么时间,自己开始有这种自信,也许是天赋突然被发掘出来了?),而我的女神,她的底气来源于自律与深度思考。
我们上课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问老师一些知识点,老师几乎每次都不正面回答,而是带我们去复习书本上的知识点,或者是干脆不回答,告诉我们:知识不重要。
今天早上看老师微文的时候,老师又写了很多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识。
突然有点儿困惑:为什么老师一边告诉我们知识不重要,一边自己还要去学那么多的知识呢?
也许,是因为我们在学习中太看重于点滴知识的正确与否,而忽略了整个体系框架的搭建,盲目地区追求那一点知识,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以老师一直提醒我们:知识不重要。潜台词就是要把知识框架先搭建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有了骨架才能让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各归其位,要不然就是一盘散沙,抓也抓不住,记也记不牢,似是而非。
但是,对于已经胸有成竹的老师来说,要把根扎的更深,叶子更舒展,就要不断地学习,触类旁通,让自己的知识能够圆融。
我们处在读书的第一个阶段,要把书读薄。而老师是比我们更高的阶段,把书读薄之后再把书读厚。
我们知道一点儿东西,就敢为人师,显示自己知道多少多少,其实是不知深浅;而老师敢为人师,自曝其短而不以为意,其实是自有底气。
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发一句感慨:底气,其实就来源于背后的资源支持。
不管是这资源是因财富而带来的财大气粗,还是因腹有诗书而带来的气自华,或是因信息差异而带来的笃定,抑或是缜密行事而带来的胸有成竹,还是因全无保留的爱与支持带来的安全感。
什么时候,我才会有老师和女神那样的底气?
路漫漫,不弃,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