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插图增订版)》作者: 李开元

ISBN: 9787208164475

内容简介:

秦朝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大部分史料已经散佚,许多史实已无从考证。但在《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中,李开元教授基于田野调查、出土文物和考古发现,糅合史学、考古学、医学以及法学等多元学科视角,运用吊线跟踪、混合洗牌等刑侦手法,大胆推测、小心求证,穿越千年迷雾,侦察你所好奇的有关秦始皇的一切。复活被严重误读的秦国历史,还原被历史妖魔化的秦始皇,对秦始皇及其周围的人物身世、背景、立场、政治活动和秦代宫廷政治网络做了全面的勾勒,从而使得如谜的秦朝历史,有趣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

李开元

198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任教。东京大学文学博士,日本就实大学人文科学部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学者。

景仰司马迁,钦佩罗素。致力于恢复历史学的人文精神,倡导研究与叙事并重、文史哲贯通的风格。

另著有《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楚亡:从项羽到韩信》《汉兴:从吕后到文帝》(即出)等。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这本书的第三案“寻找秦始皇的表叔”写得比较扎实,每一步推理都有比较可靠的证据支撑。这部分尤其适合中小学生和刚入门的大学生阅读。用侦探小说的写法来写历史确实可以改变人们对历史的刻板印象。历史原来也可以这么有趣,而不是简单的人名、地名、事件的背诵和记叙。但是第三案以外的部分猜测太多,证据太少,感觉欠缺说服力。

#  虽说是以侦探推理的方式来揭秘历史,但书中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基本都有考古文献的支撑,例如夏姬墓的出土就证明了夏太后在秦国的地位举足轻重,从而论证了秦始皇即位时夏太后的特殊地位。昌平君的部分通过出土文物和史料相结合,抽丝剥茧地推断出其姓名和履历的过程尤为精彩,读完以后觉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并且已经成为了主流观点。当然也有侦探小说的通病,语言不够精炼,有故意吊人胃口之嫌,而且有些推断是以现代的标准揣测古人的想法,结论可能有待商榷。秦始皇身上疑点重重,近年来为其翻案的作品层出不穷,此书贵在阅读门槛不高,老少皆宜,基本兼顾了历史的严谨和有趣,能将历史写得如此清晰有趣实属难得。

#  重读福尔摩斯·李的《秦谜》,联想到《左传》的开篇之作《郑伯克段于鄢》。郑庄公生活在秦始皇500年前的春秋时期,但是两个人面对的问题却很相似。秦始皇一生都生活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之下,给予他这种压力的不是秦国的外敌,反而是他的亲人,他的祖母、母亲、表叔、儿子。当秦始皇面对这些他的至亲之人的时候,或许要比面对东方六国的百万大军还要苦恼吧。郑庄公最后挖出黄泉与母亲见面,但是秦始皇却没能做到。一直到死他都没有明确长子扶苏的太子身份,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要将扶苏召回继位,却又被赵高和胡亥密谋阻拦。连临终最后的愿望都没能实现,就这点而言秦始皇也是一位很让人同情的人。

# 有点过度阐释了,但允许作者有自己的看法。


贰:

一开始看《秦谜》的时候,我是带着质疑来阅读的,因为觉得推理历史过于主观了,太强的情景分析会让真相失实,毕竟它的结论是通过一系列的假设一环扣一环的层层递推出来的,若是一个环节存疑极有可能全盘皆输。不过虽然一直到书末我依然对作者的论证且信且疑,但是阅读的重点已经不再停留在浅薄的质疑和为了质疑而质疑上了,本书的最大意义在于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而不是结论。

    不过既然质疑了,那就先写写质疑吧。

    对于本书的第一个疑案其实只要论证出吕不韦没有任何动机和巨大风险进行偷天换日即可了,毕竟吕不韦投资的是子异,而不是子异的儿子,至于其他的证据反而有画蛇添足之感。

    而第二个疑案,论证出成蟜是与秦始皇争帝位失败所以叛逃即可,而其出身韩国的假定是源于夏姬的姓氏,未免缺乏说服力了,而且通过削弱母国的力量来增加自己在秦国的帝位,这个逻辑就有点无厘头了,就好像女子嫁出去了,然后为了扶植儿子,让儿子回去把舅舅打了,试问一个强大的舅舅对自己在夫家有帮助还是一个已经被打残了的舅舅对自己有帮助呢。

    至于嫪毐之乱,就更不能苟同作者的观点了。如果按照作者的逻辑,嫪毐只是想消灭楚系势力才发动攻击咸阳,并不是想攻击秦始皇,这只能说明嫪毐智商为负。你都攻击咸阳涉及叛国了,你不攻击秦始皇,秦始皇就不会剿灭你么?另外,你都有力量不通过秦始皇消灭朝廷上的另一支力量,你凭什么认为秦始皇还会留着你?卧榻之上其容他人长眠。所以无论哪一点注定了一发动叛乱,嫪毐和秦始皇势必不能两立,既然已经撕破脸皮了,明智之举应该是拿下秦始皇,软禁众臣,再以帝王的名义回师咸阳,消灭所谓的楚系势力吧。

    个人认为与其说嫪毐是为了消灭楚系势力,不如说嫪毐是由于感觉到自己地位不保,趁秦始皇在外,攻击咸阳,带着赵姬叛逃更有说服力,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他不去攻击秦始皇而是去攻击咸阳,同时除了矫帝王诏还有太后诏。

    第三案给昌平君各种身份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必要,既然已经有文献说明他是楚国公子,然后最后时刻在秦国境内反水,并成为最后一任楚王即可。但是作者为了让扶苏和其母亲的出身楚国,又赋予了昌平君过多的身份——楚王的儿子,帝后的兄长,扶苏的舅舅等等。实在有点为书证据强说媒的即视感。

    在通过一系列的铺垫之后,终于到了重头戏第四案了——扶苏出身楚国。由于陈胜吴广在反对秦国的时候是打着扶苏和项燕的旗号,因此作者认为两者有一定的关联,因此费尽心机打造了扶苏楚国血脉,从而认为可以解释陈胜吴广的旗号与陈胜吴广“反秦复楚”的目标不矛盾。可是有一个问题出来了,扶苏再怎么有楚国血统,毕竟还是秦国的王子,若是打下了秦国,到底是该还政于楚还是还政于秦呢,这天下到底该姓楚还是姓秦?

    而且既然是反秦复楚,直接打出项燕和昌平君或者昌平君遗腹子的旗号不是更好么?何必打出扶苏旗号,给自己下一个未来无解的套呢。

    为什么一定要认为项燕和扶苏是统一的呢,可不可以认为两个旗帜可能是两个目的呢——打项燕的旗号是因为起义地处楚国,要拉拢楚国人的力量;打扶苏是因为要给自己添加官方色彩,降低秦国人的抵触心理。然后完全可以编造一个故事让两者成为联盟关系——扶苏(真秦)向项燕(旧楚)借兵,秦楚联盟,打倒胡亥(假秦),然后回归到春秋战国诸侯分立的时代。因为日后的事迹也证明陈胜吴广等人反对秦国的思路也只是满足于复国,而不是统一,即使是项羽灭秦也还是留下了三秦(类似三家分晋)而不是统一全国,所以秦楚联盟复国也不是不可以,并没有说两国天然的不能并存。

    虽然鄙人对作者的论证且信且疑,但是对于作者文中的一行字却是无比认同“古往今来,历史在变化,人物在更替,不变的是人性,相通的是人情,这是今古之间能够理解沟通的基础。”

    确实从史料中发现历史的不合理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事若反常必有蹊跷”,因为人性是不变的,所以若是不合理那就是有深藏在背后的人性在操纵。

    虽然作者的论证没有完全说服我,但是作者的研究态度和思路却深得我心。同时虽然我对作者的论证存在质疑,但是不代表对方的结果就是错的,也许在未来的考证和研究中,会有新的强力证据挺身而出替作者作证呢?

    作者在书中说“看法可以有很多,事实却只有一个”,而我认为“事实只有一个,看法却可以有很多”,在事实未明时刻,各个学派各有方法和论证,各抒己见,这种极大丰饶的讨论和思路比谜底揭晓更有意思和意义,毕竟一旦事实被板上钉钉的写下来以后,留给我们的不过是教科书上死气沉沉的一行行字和数据罢了,远不如各式脑洞大开迷人耀眼。


叁:

基于并回应上篇以有针对性交流而非以全面评价为首要目的的评论。我继续坚持我的观点:本书自觉使用了科学性的方法,并且随着叙述的高技巧推进,这种自觉本身也更为充分和圆熟地显示出来,至最后神话学般的篇章中达到高峰。

叙述推进的过程即是构拟实现的过程,越向后推进,故事越紧扣心弦,作者就越是强调“合力推测”和“相对可靠”。至末章提出存在至少三重的历史世界的观点时,对历史构拟活动的科学性而非事实性的强调可说已充分表达,作者并未疏忽什么。现在想来,把第一案做得低调,并且令其占最少篇幅,且跟随在立意鲜明的序言之后,其后跟随的又是一个比一个篇幅丰满、构造精细庞大、获得过更多同行钻研的故事,综合考虑,不得不说是上乘的叙述手段。通过故事的重构再现,读者不但跟随叙述脉络进入到这套工作方式中来——我想很多人会和我一样,在看到“扶苏项燕”字样首次被作者点出时,就自动用作者已经建立起来的“政治婚姻”结构处理了这个异常,甚至还可能直接把扶苏母亲设想为了昌平君的女儿;而且获得了更为立体的图景:不仅是有聚焦的亮点(四案的问题),还有多层次的布景(家天下时代的家国纠缠,人性vs政治残酷性,帝国那近乎反乌托邦世界的运作和控制制度特别是包括“新话”),看到一个庞大的历史存在、一个显赫的家族在密织的因果网络中、残酷行动中、随着二世这个仿佛天意注定的看破红尘的终结者的叹息一同走向荡然无存的灭亡……看到一颗精小但饱满的、折射太阳无限光彩的钻石。起初我以为《万历十五年》顾名思义应也是如此的设想,但看过作品后颇为失望。

同时,作者对“理性人”原则的阐发也在最后章充分明确:“常情”是沟通古今的桥梁,是理解异时空的可能性所在;于是自然推论到,看似不合常情/不合规律的事,背后一定有使之如此的条件(这和青年语法学派的主张内涵上是多么的一致)。而在我,这种立场的进一步意思是:我们所以去接触异时空,无非是相信我们可以理解它们并且要去理解它们,相信借此可以更多的理解我们、理解“理解”,这个意义下,我们只能从“常情”出发,这是工作得以开展的动机和归宿——仅仅在于自身的事实(Ding an sich),既不可把握,亦没有意义。

所以,无论是在叙事效果上还是科学精神的传达上,本书确实都超过了仅仅传达不区分所属世界之“事实”的作品。是立意、效果都很好的科普作品,是有典范性的实例,是带读者走进厨房,而非仅把读者安置在餐桌的一旁。更为可贵的是,作者还通过科普活动传达出了现世关怀:始皇帝的高处不胜寒与二世为美好幻想付出的代价,分从两极触碰读者心中的人生模型;读者在看到作者看惯云卷地说出集权制度下总能发现信息封锁后随即产生一种得见轮回般的慨叹后,猛然又可想到,被溶解的真相依旧在两千余年后经由理性自由而严肃的活动从深渊中浮现出了投影,这不正是科学精神的胜利么?力量终归占在自由和严肃的精神一方,人类的福祉最终有赖于它的致力,既艰苦漫长,又充满希望。从一部科普作品中不但可以获悉成果、方法、技巧和理念,竟然还有科学活动本身之于人(活动主体)的意义,夫复何求呢?


关注朋朋不迷路,发送简信交流更便捷;

更多书单 信息,点击简书个人主页查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1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802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566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58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67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5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64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91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96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2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8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3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