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史记》百讲,学习笔记系列028-3
分封三恪
周武王扩大分封范围
其次,商朝的实力实在太强大,周武王一直放心不下,所以他干脆扩大分封,走出了第二步:分封三恪。恪的意思是敬;三是天数,含有多的意思。所以它不一定就是具体的“三”。
周要礼敬哪些伟人呢?有学者把三当作实数来解,考证周朝礼敬禹夏殷三代,虞舜后代阏父(又称遏父),在周任陶正。
周武王将长女嫁给他的儿子阏满,封于陈——现在的河南淮阳,为陈国始祖胡公;封夏氏之后于杞——现在的河南杞县。
将虞舜后世,与夏商二王之后并为“三恪”。
封“三恪”体现的是追尊上代胜君的精神。
如果只上溯到虞舜,这种精神是难以完全展现出来。
实际上周追封得更远,文献记载可以见到分封黄帝之后于铸——现在的山东肥城南面。“铸”是铸造的铸,它和庆祝的“祝”,只有一声之转。铸国到春秋时代还存在,在青铜器铸公簠的铭文可以看得到。
孟妊车的母亲为铸公的女儿(见铸公簠铭文),姓任,也就是任务的任。她是黄帝的后嗣,姓任。封唐尧之后在黎,黎明的“黎”。
根据这些记载可以知道,周武王从商朝一直追溯到黄帝,分封了黄帝、尧、舜、禹、汤的后嗣,体现了“兴灭国”的精神。这件事之所以重要,在于体现了尊重先王和传统,一体公平的精神。如果只立商朝之后祭祀,可以理解为对商朝贵族的笼络,属于常人所用的政治手法。
现在从黄帝以来的圣君后嗣全部分封,就消除了政治上面的刻意,体现出包容天下的胸怀和公平,实际上也形成了对商朝贵族的制约。这无疑是周朝高明的地方。
所以后面的王朝纷纷模仿,立国以后也都追尊“三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