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的一阵烫热过去之后,京城难得迎来了连续好几天的阴雨天气,不开空调也能待的办公室一时间像是人间天堂,室外就自不必说了,没了毒辣的太阳,世界一副清白的模样,风也是干净凉爽的,绿化带里郁郁葱葱的各色植物此刻真正起到了消暑的功效,一切舒适的令人诚惶诚恐。
我在下班时间一到,就抓起书包从办公室冲向了公交车站,很久没有这么纯粹的奔向一个目的地了,所以刚刚起跑成功时我就被自己的一往无前感动到了。
公车行驶在京城的将暮未暮里,街上车水马龙,人人纷纷走出办公室,看看天空,大朵的云映在高楼的玻璃上,从下面看上去像极了山顶的云海,几根平行的电线在头顶划过,想要将高耸入云的大楼割开一样。
这是我爱的京城,坐上一辆久违的双层公车,虽是下班高峰,车上人却出奇的少,毫不犹豫来到上层,随便挑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以一个最舒服的姿势望向窗外——这是我在北京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跟随行驶的公车看窗外的城市风景。
街道两旁的绿化树枝繁叶茂,车顶不时传来树枝划到车身的声音,那是属于它们之间的交流和亲密接触,令人听来倒也愉悦。
时间很紧张,此行的目的影片马上就要开始了,但公车还有好多站,着急也没有办法,我且享受这夜色中流动的风景好了。
知道诗人余秀华有两年多的时间了,那时还在做医疗文案,在网络各种脑瘫病例时遇到了这位“脑瘫诗人”,随即搜来她的诗看,查找她的博客,买她已出版的两本诗集,关注她的动态……直到前不久,看到朋友圈里开始传播导演范俭拍的她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无论如何都要去看.
但北京场的第一次点映恰逢准备了好几个月的日语一级考试,无法成行,这次碰上,立马果断报名。
放映的电影院位于王府井的百货大楼,一个繁华闹市中心,我下了公车之后,又是一路狂奔,从车站到影院,穿过一个熙熙攘攘的胡同,在悠闲逛街的人群中间见缝插针,在第一次进去的百货大楼里无头苍蝇般乱撞,爬了八楼的手扶电梯,终于拿了票做到了屏幕之前。
荧幕里播放着她的生活,一个乡土女人的琐碎日常,一个诗人的精神挣扎,一个残疾患者的摇摇晃晃,一个又一个片段,连到一起,像是散落在地的珍珠,被串成项链,呈现在人们眼前。
创作者本身在尽最大努力去掉所有的刻意,让一切自然呈现,让我们快速走进人物余秀华的身边,走到她居住的横店,走到她写诗的房檐下,走到她被重重叠叠不知所云的东西困住的身体里……
看那个在泥土里挣扎求生的她如何拨云见日,竖立起自己的生命之芽,看那个生了翅膀的她如何在云间扑腾……
以为她会有很大不同,会给我对人的认知带来很大的反差,所以睁大了眼睛看影片,睁大眼睛看放映结束后出现在现场的她本人,竖起耳朵听她说的每一句话,捕捉她的每一帧表情……
没什么不同
她就是个诗人。
这是我经过一夜的哑口无言之后,对她个人所下的定义:
她是个诗人
没什么不同
孤僻敏感脆弱又倔强
清醒的活着
并因此而痛苦万分
她巴巴的活着
巴巴的望着天空
等待两片云合拢
明明已看清生活的真相
却仍要固执对抗
明明没有对手
却还是要拼尽全力举起手中的无奇
她因敢于直言内心所想而看起来像个疯子
但她本人又因为层出不穷的害怕受尽煎熬
还有明天
但她不知道命运会将她推向哪里?
还会有多少无爱与可爱的人经过她的身体。
放映结束后买了她的新诗集《我们爱过又忘记》,翻看了几首,依然是绚烂,依然是孤独,依然是到来之前的抵抗……
风风火火
浩浩荡荡
冷冷清清
寂寞难耐
她连一朵枯萎的苦瓜花都不放过……
这一个四十岁女人滚烫的生欲和爱欲之火,恐怕启用一整个太平洋都无法浇灭,靠近她的每一个人都被燎的面红耳赤,温暖如春……
写这篇推送时,又翻看了她的微博,发现她的足迹已遍布全国,还走出了国门,不知道这样的生命扩散会不会让她的痛苦减少,让她的疼痛减轻?让她的恨倒下,爱立起来。
昨天放映结束后的交流时间,举了好几次手想问她“现在从大荧幕上看自己的生活,会不会让你与自己的生活有了一个客观的距离,觉得自己的生活怎么样?想要改变吗?想变成什么样?”一直没有得到提问的机会。
好奇她的回答,但我可能也只会得到她一脸得意的“无可奉告”,毕竟,她还是对那个说要将自己同是诗人同是单身的父亲介绍给她的男孩的问题最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