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因笃的学术成就
李因笃一生安贫乐道,勤于研读,执教著文,毕生不倦,学识渊博,著述宏富。其主要著作有:《诗说》《春秋说》《议小经》《汉诗音注》5卷,《汉诗评》5卷,《古今韵考》《受祺堂诗集》35卷,《受祺堂文集》4卷,《受祺堂文集续刻》4卷,手抄本《山汉论》1卷等。
李因笃在音韵学研究上,一生与顾炎武携手合作,《音学五书》是顾炎武音韵学的主要著作,写稿时,常与因笃商讨,顾炎武说:"深知吾书,海内惟李天生一人"。可见对李因笃在音韵文字学方面造诣的肯定。李因笃还研究了杜甫在七言律诗中使用仄声的规律和特点,得到当时朱彝尊等人的肯定。他著有《汉诗音注》和《古今韵考》。
1679年(康熙十八年)应博学鸿儒试,授翰林检讨,月余即以母老为由上疏陈情,获准归养。此后十年长居关中,著书立说。著有《受祺堂诗集》(三十五卷)、《受祺堂文集》(八卷)、《汉诗评》(十卷)、《古今韵考》(四卷)等,《春秋说》、《诗说》、《杜律评语》,惜已亡佚。
李因笃向以学者著称于今人,在经学、史学、诗学、音韵学等方面均有建树,事实上他对诗歌创作颇为看重《病居承杜姻家方叔整辑诗稿感赋古体五百字》一诗曾经提到早年顾炎武规诫他曰:"所崇必经术,为赋何足取?"他对曰:"我闻称六经,诗与易书偶。"赵园先生说:"诗在明亡之后,不啻为士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李因笃即是在明亡之际始用心于作诗。据载,他摈弃诸生后,"一意经学,旁通《左》《国》《史》《汉》暨唐宋诸大家,专力古文辞,尤好为诗歌。"他17岁(1658年)遍游长安,目睹易代乱离景象,吟得《秋兴八首》,成名关中。后在南北游历过程中,与顾炎武、傅山、屈大均、朱彝尊、曹溶、龚鼎孳、王士祯等一代名家相识订交,诗文往还。其行状载曰:"居雁门数年,益发愤读六经及关闽诸大儒书。所著诗文高古深邃,名播海内,一时骚人词客,趋之若鹜,至邸舍不能容。"足见其声名之盛。他一生吟诗不辍,现存诗总计2650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