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珊、陈光磊、谌泽昊
一、我阅读本书后的直观感受
1、比较系统、全面
全书介绍完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知识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别讲述。宏观上从投资时钟原理讲解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后逻辑,利率波动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关系以及传统金融的关系。中观上从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和监管进行阐述。微观上则以欧美日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巨头的发展进行对照分析。
2、概念全、知识新
本书2016年3月出版,知识比较新,许多案例都是我们生活中正在遇到的案例,比如阿里和腾讯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介绍,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思考。
3、读后可以解决许多疑问,如为什么国人普遍在用iphone 6?而美国人大多数人在用iphone 4?这里其实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问题。因为互联网作为一种长周期的技术创新,在一个较为完善而充分竞争的经济体中能起到颠覆性的创造作用,会远远小于一个不够完善而缺乏竞争的经济体。
二、知识体系介绍
1、互联网金融解读
(1)互联网金融概述
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通过互联网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模式都是互联网金融(广义)
互联网金融成功的前提:足够规模的用户、足够的技术支持。
互联网金融基本特征: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时代的新金融产物;低成本;消除信息不对称;打破时空限制,能提供24小时服务;重塑公司形态和社群关系(去毛利、去库存、去管理);强大的网络外部效应(弱联系);
互联网金融优势:成本低(融资成本低、信息成本低、运营成本低);突破时空限制;能适应客户和市场需求不断创新;风险控制更低。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制度建设不到位、监管处于真空状态、技术性风险、可能沦为洗钱等违法犯罪的工具
互联网金融的哲学思考:低成本、高效率的互联网金融使分散式的需求得到满足,碎片化的价值被发现并利用,分布式去中心化市场得以实现。
(2)互联网金融实现机制
基本框架:互联网金融三个核心支付部分-支付方式(移动支付)、信息处理(大数据)、资源配置(资金供需直接在网上发布)
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
(3)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与现状
产生原因:经济发展给传统融资带来挑战、互联网技术普及、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革命改变传统融资模式、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利率管制提供套利机会。
现状:国内银行受保护,创新动力不足;社保体制不完善,以个人理财为主;存款利率受限,储蓄利率低水平,为碎片理财提供机会。
2、宏观解构:被非互联网因素主导的互联网金融
(1)经济周期与互联网金融
六种互联网金融模式:余额表、零钱宝为代表的集支付、收益和资金周转于一身的理财产品;微信理财(合作理财产品);陆金所(P2P平台);大数据金融规划;基金直销平台;银行端现金管理工具。
投资时钟决定宏观资产配置:宏观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债券、股票、大宗商品、现金这四类宏观资产回报率有显著的周期性波动特征。衰退阶段债券收益最高,复苏阶段股票收益最高,过热阶段大宗商品收益最高,滞胀阶段现金收益最高。
(2)利率波动与互联网金融
利率下降:资金成本降低,货币市场基金需求下降;互联网金融对货基配置减少。
利率上升:货币市场基金拆借成本上升,影响流动性。
(3)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冲突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存在显著影响,冲击主要有三个方面:客户资源争夺、盈利基础被侵蚀、风险定价优势地位被弱化。
3、中观观察:独具中国特色的互联网金融
(1)互联网金融主要业务模式
A、第三方支付模式(支付宝):未来第三方支付与银行互惠发展、差异化服务、加强自律。
B、P2P网贷(关系扁平化、信息透明化、信贷理财化、利率市场化)
C、众筹融资(产品式众筹、股权式众筹):
盈利模式:做资源平台(把网站上创意产品和硬件公司、VC结合起来);内部投资(投资平台上优秀项目甚至直接转型成孵化器)
D、小微电商的网络融资平台(阿里小贷、京东):服务对象,小微企业及个人创业者
E、网络金融销售平台
(2)互联网金融监管
可借鉴美国模式,明确监管机构和重点,打破分业监管模式,推进统一监管,行业自律与国家立法相补充,注重保护消费者利益,加快征信体系建设。
4、微观案例:欧美日中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照
欧美:第三方支付Paypal、谷歌钱包、Square;个人理财平台:personal capital\mint\wealth front;P2P:zopa、leading club、kwa;众筹融资:Kickstarter
日本:乐天集团、SBI控股集团(前身为软银投资)
中国:阿里、腾讯
三、我的感悟
1、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虽然很快,但还不成熟,特别是监管法规还不完善,需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模式,需要因地制宜的制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法规来规范。
2、从投资时钟原理来看,眼下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前景依然看好。2011年-2015年我国经济进行衰退和滞胀阶段,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一路下滑,这时候资金会向配置货币市场基金的互联网金融转移,反过来又会促进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的扩大。因此,根据经济周期规律来把握互联网金融的走向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