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生就业要数量更要质量
一年一度的毕业求职季又到了,在众多求职者中,职校生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从就业率来看,职校生的就业率一直较高,找份工作不成问题;忧的是,就业的质量却得不到认可,就业单位往往规模小、实力差、待遇低,未来发展的前景有些惨淡。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局面,根源在于专业技术型人才的供求失衡。一方面,职校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培养方式、就业指导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职校教育吸引力难以提升,无法有效对接市场;另一方面,以企业为代表的需求方提前介入职校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社会上对职校生择业、升学、考公务员等就业选择存在较多限制。
职校生作为我国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因此,在职校生就业上不能单单追求就业率,更要追求就业的质量。
首先,要科学合理的设置职校课程,增强师资力量。职校教育直接面向市场,要及时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设置教学课程,让职校生学有所指,有的放矢。增强师资力量,在保证文化课教育质量的同时,持续增强专业技术型师资力量,让职校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尽可能的掌握一门技艺,提高实践能力。
其次,要加强就业指导。职校生大多家庭经济条件不太优越,就业不仅关系到个人发展,更关系到一个家庭的未来发展。职业学校在日常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就业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就业率目标的完成,更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就业质量。
再次,要加强与企业等人才需求部门的统筹协调,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职业学校要加大校企深度合作,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让企业提前介入人才培养过程,在课程设置、岗前实习、基地实训等方面深度合作,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升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最后,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职校生就业大环境。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办学和招生体制新模式,构建平民化、个人化、全人化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试点学徒制、推进双证书制度,落实《职业教育法》,为职校生营造一个公平、和谐的就业环境。
从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只要能够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办教育,职校生就业就会数量质量双丰收,既有面子也有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