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过年的,不长篇大论地说了,随便说点跟家有关的事。
有个词叫“朝九晚五”,形容平淡的办公室生活。
放在以前,这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用我们常用的话来说,在这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能做到依日作息、朝九晚五着实不易。通常的作息表名义上是“朝八晚五”,实则可称“朝八晚无”。
有句话这么说:一入江湖岁月催,天下风云出我辈。入江湖也十八九年了,可并没有成为一条好汉,也没有弄出什么风什么云,只剩下被岁月催了。
十八年来,基本都是“朝八晚无”,朝看车马水东流,不见暮色日西坠。
“朝九晚五”也好,“朝八晚五”也好,这“晚五”是很有道理的。在北温带大部分地区的一年中大部分时间,这个时候下班走在街上的感觉最好。
这么多年来,在办公室时,如果下午四五点钟时向窗外大街上望去,是最感慨的时候。出差在外,若恰好下午四五点钟前后走在街头,这种感觉更强烈。
这个时候的街头,人流车流已开始熙熙攘攘,但还未到下班高峰时分,故尚不拥堵。此时的日头,已经西斜,却还未坠向地平线,半高不高地挂在西边楼顶树梢,斜照着这街头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下午四五点钟,应是申末。这申末时分的斜阳,曾如血般地照过太祖笔下的苍山,也曾照过立马于金州城外的“愚将”乃木希典;曾在弹琴峡照过香香公主绝世无伦的美丽身体,也曾照过襄阳城下堆积如山的宋蒙精兵尸身。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也曾照古人。日月都如此。这申末的斜阳,更仍是照着街上的行人。
他们多是行色匆匆,虽不乏仍奔走在办事途中,但想来或是折返单位,或是下班早些的便已在归家路上了。
与此相比,早晨六七点钟左右,行人皆是望向前途之征尘之色;中午十二点左右,行人多是匆匆奔忙之色;晚上六七点钟左右,行人多是急急切切归家之色。
只有这四五点钟路上的行人,虽带着归意,却只有三分急切,还有三分淡然。那些此时归家的人,或工作不甚繁忙,或不必整日坐班。他们趁着下班高峰尚未到来之际,较多数人先行一步,心情一定是放松的,脚步一定是从容的。
“将军铁骑夜闯关,朝臣待漏五更寒。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
有没有名利都罢,早起是应该的!这僧人也是个懒和尚,岂不辜负山色初照,又怎敲得惊鸟晨钟?
但闲与不闲,不在早起,更在几时暮归。
申末的街头,是倦旅归人的街头,也是温馨闲适的街头,最让人羡慕。阳光犹在,暝色未浓,人登归途,家已在望。
两千多年前的人说: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大约指的就是这个时候。
那些下午四五点钟走在街头的人,都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