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偶然发起的十年约定,在同学们的讨论之下越来越发现这对于我们来说甚至可以成为一生中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想一想,我们的身边,有几位是相伴已十年的朋友呢?那些曾经的整日坐在一间教室的同学,因为时间的流逝、因为毕业的离别、因为距离的隔阂、因为成长的选择、有多少人都已走远,怀念,却难以相见。
小学五六年,中学六七年,大学四五年,时间一到,便是分别。
而相遇在简书里的我们,没有这些限制,只要我们愿意,可以一直坚持。
生命中任何一个陪伴了你十年的人,应该都会留下印迹的吧。
约定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力量,当原本陌生的我们放下戒备,彼此坦诚,生活犹如又为我们打开了一道窗,多了明亮,也多了风景。
十年之约是一句诺言,凝结了几十位一班宝宝的信任和期待,说出了,我们就要想办法去坚守。
如何坚守,是我这几天脑海中一直在想的问题,许多一班宝宝,也在和我一起用心想要做好我们的十年计划。
昨天遨游老师发给我七条设想,每一条都很重要,在此之上,有了今天这个初步方案的轮廓,遨游老师的七条设想我附在文后。
当然,在我们实际前行的路途中还有许多的未知,但只要我们开始了,就是一个集体,不怕困难与问题,遇到一个,我们就解决一个。
在如何加入的问题上,有同学认为收费是好的,因为自己付出了的,才更会坚持,收费是一种选择的方式,认同的人才可能加入。
这点上,我是认同的,许多事情,没有付出,可能轻易的就放弃了,但也并不是绝对。
比如说简书里的日更,有多少人坚持了几百天甚至还不知会员是什么,也从不研究钻贝与收益,就是不知不觉,每天写点什么成了自己的生活。
这是什么样的力量呢?这份坚持依靠的是什么?
我想如果给坚持的动力以划分,或许可分为外力与内力,外力是你不想但必须要做,或者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做,当那份外力撤除你便不会去做。比如你不那么喜欢的工作,或是一份看得见的奖励,像给你一百块钱帮我送一份外卖,或者大众点评上写一份评论送你一个免单。
当然,如果说这些外力的根本动力还是源于我们内心对金钱的渴望或者生存的需要,也对。
那么另一种动力,就是内心了,所谓的投入了金钱、时间或者是精力以后,更可能坚持,基础还是在于内心对于投入的认知、感受。
人更在意自己的付出,但每个人所在意的点,或许不同。
有人抓着利益不放,有人抓着青春不放,也有人抓着梦想不放。
所以,金钱上的投入,即使增加了坚持下去的可能性,但并不绝对。
最常见的就是那些健身卡、学习班,办卡的时候有几个人不是信誓旦旦觉得自己一定会坚持下去呢?可事实上,这些机构能活下去,靠的就是大部分人他们此生在办卡的那一天缘份就尽了。
投入的标准,也是一个问题。
一件事情,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投入到让你心疼以上,才可能念念不忘。比如你说要减肥,下一套北京四合院的赌注,赌你坚持一年每天跑三公里,你觉得你能做到了么?
我想也不一定,而且这样的赌注对于一个拥有100套四合院的人,可能也产生不了多大的效果。
换一个角度,如果说你每天跑一个5公里,就给你5万元钱,你又能坚持下来多少天?
这个实验我没做过,但我觉得如果换算成每多跑一米,就给我100块钱,我可能会跑下来。
而那个远方的四合院,可能离我太远。
所以,依靠投入的束缚,或许不如来自持续的正向反馈。
但这,也是一种外力,当我不需要钱了,可能给我多少钱我也不想跑。
我们还常说,坚持一件事情,要靠发自心底的热爱,可是热爱,以何衡量?能否长久?
你曾经那么心爱的一个姑娘,多年以后,可能也看淡了。
你曾经热爱篮球、你曾经热爱唱歌、你曾经热爱在丛林间奔跑,然后可能有一天,都不爱了。
是否真的有,永恒不变的热爱?
人生不变的,吃饭、睡觉而已,我想那些每天在写的,每天在弹琴的,每天在跑步的,每天发自内心在工作的,都是把这些事情刻进了生活,不吃饭会饿,不睡觉会困,而它们以外的时间,不做这些会难受,甚至会生病。
当一件事情成为一种本能,便无所谓了坚持。
我们的本能里、共性里,除了吃饭、睡觉,还有没有其他?
如果有,我想就是想要被看见、被需要,被认可,人生漫漫,想要陪伴。
我想这就是我们约定的意义,不论身在哪里,生活如何,心有归属,不走散。
附:遨游老师的7条设想
“十年之约”这个创意很好,很有感召力。具体怎样运行,要看“十年之约”具体的愿景。
如果是要办成一个相对松散的“网友联盟”,那就简单多了,只要把一切交给时间,交这个微信群和简书就行了。坚持下去主要靠每个人的信念。
如果是要办成一个相对有凝聚力的“网友联盟”,那就要花一些时间和精力了。具体我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供参考:
一、为“十年之约”设想一个slogan。(可以微信群征集)
二、确定参加“十年之约”的人员,为每个人设定一个“十年之约ID”(这个ID要特点,就像一些大学设计校徽那样),这样容易管理,每位参加者也更有一个归属感。
三、确定明确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保证参加人员的“纯度”。007收费还有人参加的原因,就是因为收费过虑掉了一些“不纯”的想加入者。但我个人更倾向于你的这个不收费的设想,在不收费的前提下,如何保证参加人员的“纯度”,你提出的用简书贝是一个办法,但具体怎么做,还要动很多脑筋。这个可以集思广益。
四、要把“十年之约”的大愿景转化为一些“小愿景”,比如一个月,三个月,半年等。这个可以进行的过程中逐步优化。
五、既然是一个“十年之约”的写作群,“写作”就是中心的活动。每月一次更文应该是底线。可以一月或半月作一次总结评比活动。
六、如果参加人数较多,可以分组,就像你以前分过的那样。但分组要有一个标准,我觉得最好是按加入时间的先后来分。
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举办一些线下活动。需要的经费AA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