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生活的节奏(2)
四、学习吴军老师《格局》之“一生要做的五件事”。
吴军老师说,到目前为止,根据他自己的经历和认知水平,他觉得人一生必须做的五件事情是:
第一件事:恋爱,结婚,生子。
恋爱、结婚、养育后代,是人的本能。
在吴军老师看来,真正的成功者,真正有幸福生活的人,应该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功,获得最真实和最丰富的生活。因为,年轻人要认认真真地谈一次恋爱,享受爱情,因为,这是人成长必要的经历。
站在人一生的时间跨度和整个社会的范围来看,绝大多数人的工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重要,更不能和生活相比。每个人的具体生活是独一无二的,既不能由别人代替,也不可能等以后有时间了再补上。好多人觉得,以后有的是时间,其实等于永远没有时间。
工作的时间有的是,生孩子的事情,一辈子就几次。
既然上帝把人分为男人和女人,让男人和女人相识相爱,这就是宇宙的大道,也是人间最美妙的事情。同样,结婚生子也是上天赋予人的权力和幸福的根本。从恋爱到结婚,再到养育后代,是人自然属性的结果。
既然我们不是上帝,就不要违背这个自然规律。
当享受孩子的成长过程时,我们就能由衷地感到幸福。
第二件事:尝试做一次自己喜欢的事情。
人一辈子至少应该尝试做一次自己喜欢的事情。
大部分人因为生活压力,未必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但是,至少要有一项兴趣爱好。
兴趣不仅仅是让自己喜悦,还能提升自我,因为,在把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到极致的过程中,能够让自己得到升华。没有兴趣爱好的人,或多或少有点儿狭隘。
第三件事:回馈。
生活如此善待我们,所以,我们必须花一些时间、精力和辛苦挣来的钱,去回馈生活,特别是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还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回馈不仅可以让我们内心得到满足,而且能够实实在在地改善一些人的生活。
回馈是多方面的,孝道就是一种回馈。
回馈不能仅仅有心,还必须有行动;只有采取了行动,才能证明有心。
第四件事:有一个信仰。
人应该有信仰,因为,当我们失去了方向和动力,感到不知所措的时候,信仰会让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事情。当我们不得不做出很多抉择,比如,在道德和利益上纠结的时候,信仰能帮助我们找到符合本心的选择。
有了信仰,我们在表明立场时,就敢于站出来,理直气壮地向不公正大胆抗议,或者喊出我们相信的原则,这就是勇气。
一个有信仰的人,如果知道自己是对的,就不怕恐吓,敢于行动。
第五件事:留下遗产。
留下遗产,主要是:
一是钱财。
二是孩子。根据幸福学的理论,幸福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基因的传承,即传宗接代。因此,子嗣本身就是遗产的一部分。
三是给社会的贡献,或者对世界的影响。
五、学习吴军老师《格局》之“幸福的蓝色地带”。
1.幸福生活才是人生的目的,个人的成功,只不过是实现这个目的的途径和手段而已。
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财富的人,会比中彩票的人幸福,因为,他们懂得善用钱财。
人只有财富,未必能幸福。
2.蓝色地带。
“Zhe blue zones”,是一个人类学名词,直译成中文,就是“蓝色地带”,指的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地区。
丹•比特纳有一本书,名字就叫《蓝色地带》,这本书的含义很明确,就是获得幸福的最高境界。
比特纳在书中,介绍了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幸福人生,它们是:
一是,以美洲哥斯达黎加人,为代表的“愉快式幸福”,这来源于他们乐天的性格和对物质财富并不强烈的欲望。在哥斯达黎加,每个人很容易获得生活所需的物质条件,加上教育和医疗有保障,人们可以过得无忧无虑,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业余爱好。
二是,以欧洲丹麦人,为代表的“目的式”幸福。丹麦人幸福的原因,来自于他们能够实践生活的意义。实现自己生活的目标,需要有物质和时间的保障,这一点,丹麦人做到了。
三是,以亚洲新加坡人,为代表的“自豪式”幸福。新加坡人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在新加坡,最大的好处是“省心”,一个人只要从小当好学生,然后上好学校,将来努力工作,就能挣到钱,并且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3.获得幸福的四个基本条件。
获得幸福需要一些基本的条件,主要有四个:
第一,有基本的物质保障。
第二,未来的不确定性较小,特别是付出努力,就能都得想要的结果。
第三,有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因为,一个人如果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自然幸福。
第四,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环境的价值观匹配。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受到周围人的尊重。
在这四个条件中,有些是靠环境,有些是靠我们自己,当然,环境本身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改变的。在环境之外,幸福更多的是自身能够把控的。
除了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幸福首先来自人们自身脚踏实地的梦想,这个梦想,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并且能付诸行动。
人一辈子最看重的东西是目标,既然是自己定的目标,而不是被迫而为,那么在通往这个目标的道路上,即使有艰辛,也是愉悦的,自己在实现了目标之后,必然有自豪感。
4.语录:亚里士多德说,真正的幸福来自生活的意义。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