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健身之初就一直在想,学习动作仅仅只是在学习一个个动作的步骤吗?所谓的“正确动作”是否有一些基础的、通用的法则可以帮助我们去判断正误?错误的动作到底会对身体造成哪些损害?正确的动作又会对我们有哪些具体的好处?
将以上的问题经过思考分类后,我决定从「错误动作的具体危害」和「正确动作的基础判断标准」两个方面,各用一篇文章来讲讲我的观点。如果你看完之后有疑问或是不同的见解,欢迎留言探讨。
先从前两个月很火的一个视频说起:
(狗头保命啊啊啊)
但凡稍微有认真了解过罗马尼亚硬拉这个动作的人,都能看得出这个动作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就是“弯腰”,其次是“颈部没有保持中立位”等等。
这两点其实可以归为同一类问题,就是关节没有在正确的位置。这也是我判断学员动作是否正确的第一标准。
关于这一点,在神经发育学中有一个专有的概念来描述,叫做:关节共轴性。它指的是关节(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拥有理想的连接位置,并且在关节周围的神经和肌肉都能各司其职,良好运转。
举个例子:很多人由于受到营销文章的影响,认为自己的腿没有像筷子一样笔直就是有问题的。
但我们若是认真研究下肢骨骼结构就会发现,腿其实是不可能完全笔直的。因为髋关节需要有各个方向的灵活运动,所以股骨的一端会呈一个半球状卡在髋臼处,并且会突出一小段让它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如下图:
Q角(Q angle)指的是大腿骨延伸线和胫骨延伸线之间的夹角。具体判定方法是由髂前上棘至髌骨中点画一条线,再由胫骨结节向髌骨中点画一条线,这两条线的交角就是Q角。正常Q角男性10°-15°,女性12°-18°。一般来说,Q角越大,出现膝关节受伤的风险就越大。
设想一下,如果股骨是一根直直的骨头卡在骨盆两侧,我们还能完成外展这样的动作吗?
继续顺着股骨继续往下看。当股骨角度固定,小腿的胫骨和腓骨如果也顺着股骨的角度往下走,下肢会是一个怎样的状态?你品,你细品。
一般来说,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即骨盆中立位),股骨颈角(额状面上股骨颈和股骨干之间的角度)在125°左右,股骨扭转角(股骨相对于股骨干在水平面的旋转角度)前倾15°左右,Q角也在正常范围,我们就可以说这样的下肢关节排列是比较理想的,也就是关节共轴。
上面那段话很复杂,你大致记住“髂前上棘+髌骨+2、3脚趾中间=一条直线”就可以了
在这样的排列下,关节能在理想的连接位置上安全地完成活动,不会磨损关节软骨,引发关节炎症。
众所周知,肌肉收缩会导致关节活动,但还要知道的是,一个关节的活动绝不仅仅是某一块单独肌肉作用的结果。
如果把关节周围的肌肉们分成几个梯队,那么第一梯队就是主要发力的一块或几块大肌肉(部位不同肌肉体积大小也不同,根据实际动作决定),也叫原动肌(主动肌);
第二梯队是原动肌的CP,负责把发完力的原动肌推回原来的位置,也叫拮抗肌(对抗肌);
第三梯队是辅助帮忙原动肌的肌肉,可以理解为发力的延续,也叫协同肌;
第四梯队是负责巩固原动肌内部结构——也就是骨骼——的小肌肉们,以免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关节移位等问题。比如说做卧推的时候,除了需要胸肌等发力把杠铃推上去之外,还需要肩袖肌群等小家伙们稳住肱骨,以免它脱位造成肩峰撞击等运动损伤。
第3点可以说是第1点和第2点层层递进后必然会发生的一个结果。因为不管是什么训练,本质上都是在重复一套程序(也可以理解为流程)。这套程序包括动作起始时身体各个部位怎么摆放、呼吸怎么配合、哪块肌肉要绷紧哪块要维稳等等,把这一个个子程序接起来,就是我们完成了某个动作。
如果在这当中某一个程序出了问题,但你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就像新冠病毒在潜伏期一样——为了完成动作,其他部位必须得自行调整去配合,就有可能产生代偿。
代偿也分好坏,错误的代偿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来越根深蒂固,它可能会表现为一练某个动作就觉得不舒服、习惯性地扭伤/拉伤、一到某个步骤就变形、不该粗的地方变粗……
其次,修正错误代偿又是另一套流程:首先找到根源,其次归类问题,然后考虑解决方案,最后重建动作模式——就像写好一个程序不能直接丢出来用,必须要经过测试——也叫做姿势再教育。
OK,Fin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