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课程主题是关于“如何鼓励孩子”
根据调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至少需要5000次有效鼓励,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因此,鼓励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我突然想到,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信奉“激将法”的教育方式,经常对孩子进行各种批评打击,那么一次打击需要多少次鼓励才能弥补呢?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面对亲人的打击呢?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内容:鼓励小技巧和四个常用话述。
一、鼓励小技巧
(1)夸具体,不夸全部
用描述细节的方式有针对性的指出孩子什么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有进步,让孩子看得到自己行为的亮点。
(2)夸努力,不夸聪明
夸努力,是强化行为的一个过程,而夸聪明,容易让孩子为了维持自己聪明的形象而放弃努力,偷懒。
(3)真诚,不要敷衍
从态度,语气,行为语言,有仪式感的行为等多方面出手,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孩子产生共鸣,让孩子为自己骄傲。
(4)重精神,不要重物质
奖品可以强化行为,但是会降低孩子的兴趣,因为它会降低孩子对行为本身的关注。这一行为是成人最容易做的,因为相比于从精神方面构思给孩子提供奖励,提供奖品是最简单的事情。
(5)人前夸,不要人前损
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二、四个常用话述
描述式鼓励,从评价孩子自身转移到关注孩子的行为;启发式鼓励,多挖掘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感谢式鼓励,让孩子有价值感和力量;赋能式鼓励,让孩子拥有持久的内驱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有两点感受特别深刻的:
一是心妈对于“你很聪明,要是你再不努力,你就废掉了”这一常见家长或是老师对孩子鼓励方式的剖析。我本人作为教师,在日常学生工作中,也经常会用这句话来鼓励学生,期待他们因为老师对他们智商的认可,而努力学习,殊不知,这句话有可能是毒药。
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绩仍然没有显著提升时,他们可能会为了维护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聪明”的形象,而放弃努力,这样他们就有借口说自己的成绩不好不是自己不聪明,而是自己不够努力的结果。因此我们在鼓励的过程中应该强化孩子的行为本身,不要夸他们天生或是外在的一些因素。
另一点是关于表扬的本质的描述。心妈说到,表扬的本质是控制对比。我的理解是,表扬其实就是一种评价,既然是评价,就会有一定的标准,因此我们就会不自觉的与他人做对比。同时,这个比较的标准是由表扬者来选择的,一定程度上,孩子就被控制了,他会不自觉的的按照表扬者的标准来行动,缺乏了自主意识,不利于该写的长远发展。这一点,还期待心妈的进一步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