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心理学突然成为了绝对的热点。市面上关于心理学的读物越来越多,很多涉及性格、人际交往的书和文章也大都会利用心理学进行分析。原生家庭、全然接纳、潜意识、享受孤独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词汇也煞有介事的走红,让人不明觉厉。只是当越来越多的人将挫折与不顺统统归结于自己的父母;当越来越多的人打着全然接纳的幌子一步都不愿踏出自己的舒适区;当内心潜意识被过度解读;当生性本来就内向害羞的人以孤独为荣越来越封闭自己时,这些概念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不要让原生家庭成为不努力的借口
原生家庭这个看似专业的概念,其实就是指父母的家庭,而儿子、女儿还没另行组成新家庭。现在主流观点都认为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性格养成,甚至日后事业发展以及家庭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百度一下“原生家庭”这个关键词,首页搜出的一定是关于原生家庭负面的文章和消息。豆瓣上也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父母皆祸害”讨论小组,有无数的组员与帖子。诚然,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水平、性格以及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以及性格养成一定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父母皆祸害”豆瓣小组里有太多的真实案例让我们看到,因为父母的原因,孩子性格扭曲,害人害己,甚至被逼上绝路。
但是,原生家庭并不代表一切,也不要将自己的不顺或者不幸运统统归结于父母的原因。毕竟,我们也看到现在有太多幸福、成功的人原生家庭并不好。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马云、周杰伦、陈乔恩都出生于不好的原生家庭,但他们现在都很成功。也许你会羡慕那些原生家庭出生比你好的弹得一手漂亮钢琴时会怪父母以前没有送你去才艺,但你也要想想可能你的原生家庭也没有送你去玩网络游戏,但为何你会沉迷于其中;也许你会怪罪自己的父母对你太过严苛让你厌恶学习和生活,但我们也看到现在很多大师都是从小在高压政策下成长起来的;也许你会埋怨自己的父母以前疏于对你的关心,但也有很多健康成长起来的孤儿,他们付出的比别人的更多。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需要用数据统计做支撑,如果没有科学可信的数据来证明原生家庭究竟对我们到底有多大的影响,那么我们所论述的一切都只能算是猜想或者推测。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烦恼,但你也无需被所谓的原生家庭所绑架,认为原生家庭不能给你提供很好的经济条件,学习如何赚钱;认为原生家庭太压抑,学会尽早独立;认为原生家庭太冷漠,学习爱人的能力,别让原生家庭成为你不努力的借口。
无需过度解读潜意识
潜意识这个术语是指人在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简单的说,就是一股神秘的力量促使你做一些你自己想不到的事情。潜意识这个概念主要源于弗洛伊德的学说。而且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梦便是潜意识的展现,而所有梦境都与愿望及其实现有关。当我们在做很多事情时,都是无形受潜意识的控制。潜意识作用巨大,必须肯定的。
然而,正如《心商-测出你的心理软实力》这本书里所述,弗洛伊德过分强调主观上的解释,这些解释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因此就无法测试其准确性。通俗的说,潜意识这种说法可能对,也可能不对。你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一般被认为是潜意识,所以我们会对梦作出很多解析,来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但梦境也无需次次被解读,因为它有时候可能只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梦,没有任何含义,我们要做的是提高睡眠质量。而有时候我们做一些很奇怪的事情,也许是和我们潜意识有关,但也许真的只是一时脑抽了,我们需要做的是避免下次同样脑抽犯同样的错误。
接受不能改变的,而非全部接受
一直记得《生活大爆炸》里有一集,艾米和谢尔顿分手了,佩妮和伯纳黛特安慰她,鼓励她快走出失恋的阴影。艾米问这两个闺蜜她是不是需要学会穿着打扮起来,让自己更好看更自信,吸引男士。佩妮和伯纳黛特看了一眼艾米的古董装扮,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但马上艾米又对自己说:“算了,我不改变了,我要接受我自己,我还是做最真实的自己好了”。其实,这样的场景经常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总是曾经试图改变,但又说服自己接受然后原地踏步。
全然接纳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因为很多时候人很痛苦,只不过是因为自己不满意自己的现状,而又无法改变。但现在对于全然接纳,也出现了一些批判的声音。因为全然接纳很多时候只是自欺欺人,治标不治本,例如“一个很穷的人痛恨自己穷”,“一个性格孤僻的人苦于没有朋友”,如果一味的谈接纳,只会沦为鸡汤和然并卵。
的确要学会接纳,但是,接纳的正确打开方式是先客观分清楚事实,改变不能接受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找出痛苦的原因,如果是可以改变的,例如是因为工作不赚钱,那么应该主动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让自己可以找一个赚钱的工作,如果是暂时无法改变的,例如是穷学生,那么就暂时接受,不如先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学习,为以后做积累。
就好比说“孤独”这个词,曾经是个让人不愿谈及的负面词,但现在又成为了百试百灵的心灵鸡汤,“孤独是可贵的,要享受孤独”,有点矫枉过正的以为。很多时候,有些人孤独可能真的只是他们性格太古怪,需要学会与人相处。如果让那些孤独的人一味接纳,他们的性格只会越来越孤僻。
这个世界太过残酷,我们都需要被治愈,但是治愈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工作也好,学习也罢,最终都是为了让我们收获更好的自己。我们需要学会分辨好书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拒绝一切借口的能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并非是安于现状的自欺欺人,而应该是拼了命、尽了兴后的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