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聂文蔚(一) 【3】
【原文】
后世良知之学不明,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轧,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阴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诡辞以阿俗,矫行以于誉。损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忿以相胜而犹谓之徇义,险以相倾而犹谓之疾恶。妒贤嫉能而犹自以为公是非,恣情纵欲而犹自以为同好恶。相陵相贼,自其一家骨肉之亲,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彼此藩篱之形,而况于天下之大,民物之众,又何能一体而视之?则无怪于纷纷藉藉而祸乱相寻于无穷矣。
[译文]
后来,世上良知的学问不再昌明,天下的人各自用自己的私心才智互相倾轧,各自包藏私心,而那些偏执浅陋、琐碎繁杂的见解,虚伪阴险的手段,就更是达到了数不胜数的地步。一部分人以仁义为招牌,做着一些自私自利的勾当;用诡辩去取悦世俗,用虚伪的行为来博得名誉。把掩盖别人的善良当做自己的长处,攻击别人的隐私窃取正直的虚名。为泄私愤而相互争斗却认为是为正义而献身,阴险地互相倾轧却说是疾恶如仇,嫉贤妒能却以为自己能主持公道,恣意放纵却以为自己爱憎分明。人与人之间彼此侵害,即使是骨肉之亲,彼此之间也要分出个胜负高低,彼此间隔膜丛生,更何况天下之大、人民之众,又怎么可能做到一体视之?这就难怪天下纷争迭起、祸乱无穷了。
[解读]
这一段主要描述社会上“良知之学不明”所造成的种种“恶行” ,为下文论述自己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宣扬良知之学做铺垫。王阳明这一番话,骂得刻骨,每一个字都精准得不得了,对应着人的毛病,五百年后的今天,还全都对得上。
在王阳明看来,天下祸乱不断的根源就在于人不能将人我万物视为一体,他用了一个很形象的词来形容这种状况——“彼此藩篱之行”。“藩篱”本意指用竹木编成的篱笆或栅栏,引申为边界、屏障。人们个个囿于一己之私,无形之中就是和世间其他万物产生了隔离与疏远,这是一切“恶”得以产生的病根。找到了病因,自然而然就引出了医治此病的药方,“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