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球上的星星》中伊夏是个幸运的孩子,虽然我们一度能感受到他内心的自卑和挫折:所有的字母都在跳舞,听不懂“把课本翻到第几页第几行”这样简单的指令,要把不及格的试卷带回家让妈妈签字,结果却不留意地让它成为了两条小狗的玩具被撕得粉碎,为了逃避老师的咆哮和责罚而逃课……
但是他遇到了老师尼克,尼克在伊夏身上发现了其绘画的天赋,向校长申请利用每周的2-3小时的时间用伊夏喜欢的方式为伊夏补习认字和数学等功课,尼克老师走进了伊夏的小小的孤独的心灵。
尼克老师在寄宿学校举行了一次大型的绘画比赛,老师和学生一起参加,同时还邀请了老师、画家以及印度教导师作为特邀嘉宾助阵此次比赛,最终伊夏脱颖而出,获得了冠军。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伊夏再度绽放天真可爱的笑容,因为尼克老师点亮了他信心的明灯。
尼克老师是个一心拯救具有特殊才能而被忽视和遗忘的孩子的伟大老师,在他的眼里,没有好与坏之分,他认为每一个孩子几乎都是地球上的星星,他们散发着各自不同的光芒。
现实中我们的孩子,如果遇不到这样的尼克老师怎么办?那我们就做孩子的尼克老师,发现孩子的优势!要有种像范爷的“我不嫁入豪门,我就是豪门”的气势,因为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活的幸福。
2.
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很容易,但是看到孩子的优势需要我们付出努力。优势不是简单的爱好,也不是才华,而是可以用来显露孩子的才华。
我们不会希望孩子长大后连自己的兴趣都不知道是什么,日子过的混沌迷茫。所以,为了孩子开始思考自身的优势,我们需要引导孩子观察自己对行为活动和人际交往的反应,我们越能引导孩子这样做,孩子就越善于做这种事;我们越与孩子一起致力于辨认和思考优势,这种思维方式也越能成为习惯。
这种训练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孩子越小,这种训练越容易,因为他们幼小的心灵尚未受到太多负面思想的侵蚀。
3.
怎么做呢?
首先鼓励孩子安静的坐下来,深吸几口气,努力的平静思绪。因为如果想让孩子专注于自身优势,就必须教会他们学会集中精力,静下心来。这样他们才能思考自己的优势,专心去想对正在做的事有何感受。
就简单的这一小步,也需要每天抽几分钟练习。
然后提出具体问题。
“做一件事时,什么时候觉得特别有趣和投入?”
举例:
妈妈:“洗碗时,什么时候你觉得最有趣?”
孩子:“玩水和泡沫的时候。”
妈妈:“还有哪件事你在做事的时候用到水和泡沫?”
孩子:“洗手的时候。”
妈妈:“你更喜欢做哪件事,洗碗还是洗手?”
孩子:“洗手。”
这种询问的方式不会立即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而是让孩子思考他们做这些小事时的具体感受。
先易后难,先问有选项可选的问题,是喜欢做这个还是那个,问完后要接着问两个“为什么”一类的问题。
继续举例:
妈妈:“为什么喜欢洗手?”
孩子:“喜欢玩水的感觉。”
接着我们需要去重复和确认孩子的感觉。
妈妈:“这么说,你喜欢玩水带来的感觉。”
孩子:“是的。”
在我们引导下孩子参与的自省过程次数越多,他们也就越能训练自己的思维多花时间想想那些探索性的、有创意的想法,而不是越来越强词夺理,只认一个角度。
这种习惯可以通过多种积极方式去改变孩子的人生,比如在选交什么样的朋友他只与那些对自己有积极的人,更理性的控制自己的生活。
4.
如果我们每天跟孩子这样交流,慢慢的我们就能从中得出“哪些对他们最重要”的蛛丝马迹。认真倾听,然后记录下来,就能发现他们的优势所在。
思考优势,我们先观察,然后得出某种结论,然而随着深入了解和分析,你会发现他只喜欢特定的某种事物。
比如孩子喜欢看书,你觉得他有阅读上的优势。然而通过观察和分析,你发现他喜欢读科幻类的书,而正是这点,让你对他的优势有更深入的了解。
《发现孩子的优势》作者詹妮弗.福克斯说到:你每次剥掉孩子某种偏好或喜爱的一层外壳,就离某种优势的核心越近了一点,这叫“优势追随”。
作者还提到一个有趣的概念叫“优势顿悟”。也就是说通过分析、追寻、综合并最终改变对优势的看法,以这种思考方式得出某个与孩子优势有关的新观点或新认识,就叫优势顿悟。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不能直接把这种认知说出来,而是要引导孩子去顿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自己的发现为例,给孩子做示范,从而为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做榜样。
以我自己体验举例,一开始,我原以为写作是我的优势,于是开始观察写作时的感受。有时感觉愉悦,有时感觉枯竭,后来发现只要我能发现一个新的角度的时候,就能特别投入的写下去,这个简单的区别对我来说就是“优势顿悟”,每次写到这个词时,心里总会有种恍然大悟的感受。
而写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时会让我觉得无趣,为了尝试新的角度,我会采取很多方式来写作,比如用不同的写作风格;不限于看某一类书籍;联想到曾经触动过我的电影或是生活的细节;看看大v的标题和排版;用学到新的技巧来整理文章的结构,一旦进入这样的心理活动领域,总能感觉到心里像开了朵花般的美妙。
跟孩子交流也是这样,一遍遍问孩子的感受会促使他们思考并培养反省的习惯,即使他们当时说不出来答案,可以让他们重复我们的问题,以他们自己的话重复就好。
发现孩子的优势需要孩子的帮助,但不能只靠孩子自己。
正如诗人纪伯伦在《论孩子》写到: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却不能给他们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让孩子踏上自我探索的征程吧,总有一天这种思维习惯的培养将为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注入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