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移动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时代,互联网真正进入了2.0,最为明显的是ucg社区的火爆,把个体带入到了内容创作,每个人都是内容创作者,但是胜出者寥寥无几,还得持续不断提升自身实力,用才华胜出,这才是王道。
拿摄影来说,中国互联网各个主流,非主流ucg平台每天上传的照片至少达到百万计,照片流跟信息流一样每天都在以微秒的速度闪过眼球,而每天平台也将数百万普通人的照片自动识别为垃圾沉入谷底,不为人知,特别是对于喜欢摄影而想要展示自己作品的朋友简直就是对心灵的沉痛打击,因为很多人拍的照片不堪目睹。自然而然就沉入谷底了。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普通人怎样能够拍出一张好照片从而在网上有更多的曝光量呢?前期拍摄思路是什么?
针对以上问题我来逐一解答,让你对摄影前期有一个系统的认知,不再被那些三教九流,披着各种吓人的头衔的“砖家”所糊弄整晕,所谓智者问道,愚者问名。今天这篇文章和之前更新的文章搭配起来味道会更好:
如何系统提高摄影审美情趣?
对于刚开始接触摄影的新手是最重要的,互为左膀右臂,观察形成思考,思考能形成审美,审美帮助思考,思考又影响观察,三者互为辩证关系。没弄明白三条,再怎么讲技术,摄影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根本问题解决不了,技术就是祸害,让你从此走上艳俗。
从这一篇文章开始我将抛开那些玄而又玄,晦涩难懂的术语和理论,以最能让你听懂的方式去将摄影的内衣给逐层扒光,让你一探究竟,大呼过瘾。只为让大家都能拍出一张好作品,仅此而已。
先讲一下,这里说的拍摄思路不包括摄影棚里的拍摄。适合户外风光,人像,微距,街拍等的拍摄
怎样拍出好照片和拍摄思路是一个问题,从以下方面来逐一来展开:
1.首先是思考观察
摄影其实最早就是从绘画中来的。绘画中的布局,虚实,大小关系,透视,色彩搭配以后被摄影发展成了构图,主体与非主体的关系,景深,用光。
我之所以将思考观察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思考和观察是所有艺术创作的首要条件和必要条件,没有基本的思考认知,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是苍白的,没有内涵的,它比单纯的拼技术更有难度,更能展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综合素质。人生阅历丰富,善于观察生活,作品就会有深度和广度,不信请看下面这些照片:
上面三张照片都是河南一叫刘涛的抄水工业余用手机拍的作品,他没有任何技术,没有任何专业性,没学过摄影,这一组反应市井普通人的生活照却被美国《时代周刊》所收录,德国知名时尚杂志《NOAH》也将他近二十张作品,与一些著名艺术家作品一同登出,给了他作品的高度认可。引起全球摄影界瞩目。
刘涛为什么能在吵杂繁琐的日常场景中找到这些不可思议和新颖的角度去拍摄普通人的不普通,让一每一张照片都能让你停下来静静去欣赏,体悟照片中的内涵呢?
这最重要的是刘涛喜欢观察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从自己普通的日常工作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就是因有着最底层普通的生活体验,所以他能够带着底层人对底层人的深刻观察和了解来通过映像的异样视角让别人了解普通市民的日常琐碎和乐趣。
所以拍一张照前先思考和多观察不同的人不同的景,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拍这个人或者这个场景,这个场景有什么能引起我感情的波动?弄明白了再拿起相机。
2.取景
在解决了思考和观察问题后下来就是开始拍了,拍之前先思考取景,取景一句话概括就是选择你要拍摄的画面。
路上同时出现一个美女,一头狮子,你是要拍美女还是狮子这就是取景,你如果是想要表现狮子的野性和兽性那你就拍狮子;如果美女的姿色打动了你,让你回到了初恋的感觉,那就拍她;再进一步说,如果你想要同时拍美女与野兽那种难得一见的视觉冲击感那也可以,表现出美女的娇柔和狮子的凶猛就ok。
另外取景地点也很重要,天天在你家里拍一千张照片都很难顶上你去一次北欧,或者东南亚那些旅游胜地的几张照片,所以取景不是你想取就随意取。
上面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场景是复杂的,元素很多,新手容易什么都拍,但是什么都会拍不好,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做减法了,剪掉剪掉再剪掉,如果不是拍摄风光大片,就一定保证取景范围精准,范围尽量小,剪掉多余元素,让画面有主次,以下面这张为例:
首先这张照片取景地点选择很好,拍摄者知道这个视角拍出来效果好。但是这张照片就是典型的取景过多,这是最大问题,很明显可以看出拍摄者既然想要拍到河流的纵深感又想要表现天空的纯净,导致河流和天空的宽度几乎成了1:1关系,这样的比例关系在美学中是极为被排斥的,所以后期要么裁剪一部分天空来表现河流纵深感,要么裁掉一部分河流表现天空纯净感,这种情况最好裁成4:3或者3:2的比例,这样画面就均衡了,不会太突兀,主次不分。
三、构图
知道了取景也就知道了我们该拍摄什么,下来就是如何表达我们取景的物体,对的,构图就是对取景物体的表达。如何表达主题就如何构图,之前更新过构图的文章:
里面详细介绍了十大构图法则,想要深入了解,进去观看,这里只是思路探究,太细节就不说了。
同一个构图如果场景改变,照片的感情基调会立马改变,以下图为例:
这张照片为逆光加对中心称构图,人物身体轮廓很明显,立体感十足,同时取景在海边,接吻时的那种浪漫基调立马展现,
再看这张,同样是接吻,这张利用的是也是中心构图,取景也很普通,左右下方石头很杂乱,显然这张用三分法构图会比较好。接吻的情调跟前面那一张简直天壤之别,这就是构图带来的的变化。
建议手机拍摄时打开九宫格线条,这样利于用线条来辅助构图,帮助你提高构图能力。
四、测光曝光
对焦和曝光如果按照单反相机那种专业度来讲,估计还得几篇文章才能讲明白,这里我们是还是秉着为摄影做减法的态度,我尽量以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去讲。现在相机普遍用的测光方式是智能测光,中心重点平均测光和点测光三种,所有测光的目的都是保证主体曝光准确。中心重点平均测光现在不怎么用了;点测光在复杂场景中相机可以精准测光,尤其是拍摄人像时。智能测光现在手机和相机都普遍采用的是这种测光方式,因为它省时省力,效率高,智能手机和相机发展了这么多年这,种测光方式已经很先进了,尽量都用这种测光方式,除非在一些特殊环境下,那就用手动测光对焦,保证测光准确。
例如下面这张图的测光方式就是典型的智能测光
取景,构图是对被拍摄物体的总体把握,对焦和曝光则是对被拍摄物体的细节展现,曝光一般分为三种情况:曝光不足,曝光过度,曝光准确。曝光过度的照片总体泛白给人以透亮感觉,曝光不足泛黑或灰给人以压抑的感觉,曝光准确会让照片看起来更符合人眼,除非为了表现低调或者高调的摄影风格,一般我们看到的都是合适的曝光作品。在光线平和情况下正常拍,不用管曝光补偿,光线特别暗的情况下就调高曝光补偿,光线特别亮的情况下调低曝光补偿,曝光补偿的单位是EV,增加就是“+”号,降低就是“-”号,看下面两张图:
这一张是明显的曝光过多,高光作品,给人的感觉是清新,活泼的,小清新的。
而这张是明显地曝光不足,特意利用斑驳的墙墙来表达一种孤独压抑感。
所以构图完成后一般情况选择智能测光来对主体对焦,然后针对不同环境做适当的曝光补偿,用光线对构图做进一步细节修饰。到这里,全部所有前期拍摄思路就结束了,
下来做个总结:完整的拍摄思路是先思考在哪里取景,然后选择这些地方分析到底取哪些景,做减法还是做加法,接着选择合适的构图法则去定格拍摄场景,表达主体,最后用合适的光线去修饰构图,拍出完美的作品,从而表现主题。
当你所有拍摄前期做的非常熟练的时候,以后拍照就是“啪啪啪”,瞬间考虑,即时拍摄,张张大作,当然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实践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