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读书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要读一本很厚的书。所以我用总结和整理笔记的方式来帮助自己理解大意,顺便分享给大家。今天的内容是:阅读5类不同读物的方法。
分享的内容是我总结的“方法论”,如果想要更详尽的内容,可以阅读全书《如何阅读一本书》。
1. 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
任何书里包含了规则(原理、准则或任何一种一般的指导),你都要认定这是一本实用性的书。但是一本实用性的书所包含的不只是规则而已。它可能会说明规则底下的原理,使之浅显易懂。
阅读任何一种实用书时,都要问自己两个主要问题:
1)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2)他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但是,请一定记住: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一本理论性的作品可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但是实际的问题却只能靠行动来解决。
但是,实用性的书多少还是可以提供一些可以应用在同类型特殊状况中的通用规则。但是规则是规则,要将规则运用在特殊的状况中,读者还要加上一点自己的想法,更了解实际状况,更有判断力。
2. 如何阅读想象文学
想象文学的主要目的是娱乐,而非教育。人们乐在其中,有时却说不出来乐在哪里,或者哪一部分让他们愉悦。这可能说明了,人们可能是好的小说读者,却不是好的评论者。评论式的阅读依赖于一个人对一本书的全盘了解。这些说不出他们喜欢小说的理由的人,可能只是阅读了表象,而没有深入内里。这里不做展开,只给出一些如何阅读想象文学的建议。
读想象文学的不要:
1.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
2.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者论述。
3.不要用适用于传递知识的,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
一般规则:
1) 作品分类。
抒情诗在叙述故事时,基本上都是以表达个人情绪的经验为主。小说与戏剧的情节比较复杂,牵涉到很多角色,彼此产生互动反应,以及在过程中情感的变化。此外,每个人都知道戏剧与小说不同,因为戏剧是以行动与说话来叙述剧情的。剧作家不需要现身说法,小说家却经常这么做。所以,有这些写作上的差异,带给读者不同的感受。因此,你应该能一眼看出你在读的是哪一种作品。
2) 抓住大意。
能不能掌握这一点,要看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来说明整本书的大意。对论说性作品来说,重点在作者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上。因此这类书的大意可以用解决问题的方程式,或对问题的回答来作说明。小说的整体大意也与作者面对的问题有关,而我们知道这个问题就是想要传达一个具体的经验,所以一篇故事的大意总在情节之中。除非你能简要地说明剧情——不是主旨或论述——否则你还是没有抓住重点。在情节中就有大意。
3) 架构。
在论说性作品中,部分的架构是与整体的架构有关的,部分问题的解决对整体问题的解决是有帮助的。在小说中,这些部分就是不同的桥段,作者借此发展出情节来——角色与事件的细节。要了解一个故事的架构,需要知道故事是从哪里开始的,中间经过些什么事,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你要知道带来高潮的各种不同的关键是什么,高潮是在哪里、又如何发生的,在这之后的影响又是什么。
另外,如何更好的诠释小说呢?
1) 小说的要素是插曲、事件、角色与他们的思想、言语、感觉及行动。这些都是作者创造出来的世界中的要素,你要对事件感同身受,首先就要熟悉角色。
2) 了解小说的创造背景,才能在作者创造的世界中宾至如归。
3) 熟悉了小说角色,加入这个想象的世界,与他们生活在一起,随着作者的步调,推导故事的发展。
对于小说,我们不该反对或者赞成,而是喜欢或不喜欢。在你说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一本文学作品之前,首先你要肯真正努力过并欣赏作者借着你的情绪与想象力,为你创造的一个世界。如果只是被动地阅读一本小说,是没法欣赏它的。因此,我们要主动地阅读。(参考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主动阅读方法)
3. 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
Part 1
阅读故事书的核心——快读,并且全心全意地读。
理想上来说,一个故事应该一口气读完,但是对于忙碌的人来说,要一口气读完长篇小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不过,要达到这个理想,最接近的方法就是将阅读一篇好故事的时间压缩到合理的长度。否则你可能会忘了其间发生的事情,也会漏掉一些完整的情节,最后不知道自己在读的是什么了。
只有快速读完一个故事,我们才能看到整个故事的大要,才能回答“这本书在谈些什么”。如果不专心一致地读,也会漏掉其中的细节。
要想了解故事发生了什么,我们必须理解角色和事件,才能理清彼此的关系。但是以《战争与和平》为例,很多优秀的小说,都会有众多人物出场(而且名字可能还很长),要记住他们以及搞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很多读者也会因此而放弃。
但是,对于阅读而言,我们不必要去记住每一个角色的名字,许多人不过是背景人物,好衬托出主角的行动而已。无论如何,当我们读完《战争与和平》或任何大部头的书时,我们就知道谁是重要的人物,我们也不会忘记。
所以,我们的重点是:就算一开始不清楚,也不要焦虑。事实上,一开始本来就是不清楚的。故事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在生命中,我们不可能期望了解每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或把一生都看清楚。但是,当我们回顾过去时,我们便了解为什么了。所以,读者在阅读小说时,全部看完之后在回顾一下,就会了解事件的关联与活动的先后顺序了。
Part 2
大多数剧本都是不值得读的。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剧本并不完整。剧本原本就不是用来阅读的——而是要演出的。
想要更好地理解剧本,唯一的方法是假装看到演出的实景。因此,一旦你发现这个剧本谈的是什么,不论是整体或部分,你就可以开始导演这个剧本。假设你有六七个演员在你眼前,等待你的指令。告诉他们如何说这一句台词,如何演那一幕。解释一下重要的句子,说明这个动作如何让整出戏达到高潮。你会玩得很开心,也会从这出戏中学到很多。
另外,把剧本大声地读出来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要慢慢读,就像是听众在听你说话一样,还是带着情感读——也就是说要让那些句子对你特别有深意。
Part 3
最简单的关于诗的定义,就是诗人所写的东西。不过接下来我们要用来说明的诗是更狭窄的定义(主要是抒情诗)。如果不是赞美,就是唤起行动,或者不是以韵文写作,特别是运用所谓的“诗的语言”来写作,就算不上是真正的诗。
阅读抒情诗的第一个规则是: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这个建议与阅读其他类型书的建议相同,只是比起阅读哲学或科学论文,甚至小说或戏剧,这个规则对诗来说更重要。
任何一首诗都有个整体大意。除非我们一次读完,否则无法理解大意是什么,也很难发现诗中隐藏的基本感觉与经验是什么。尤其在一首诗中,中心思想绝不会在第一行或第一段中出现的。那是整首诗的意念,而不是在某一个部分里面。
阅读抒情诗的第二个规则是: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读戏剧时也建议这样做,因为可以帮助你了解。读诗,这却是基本。你大声朗读诗句,会发现似乎说出来的字句可以帮助你更了解这首诗。如果你朗诵出来,比较不容易略过那些不了解的字句,你的耳朵会抗议你的眼睛所忽略的地方。诗中的节奏或是有押韵的地方,能帮助你把该强调的地方凸显出来,增加你对这首诗的了解。最后,你会对这首诗打开心灵,让它对你的心灵发生作用——如它应有的作用。
在大部分好的抒情诗中,都存在着一些冲突。有时是对立的两方——或是个人,或是想象与理想的象征,然后形容双方之间的冲突。如果是这样的写法,就很容易掌握。但是通常冲突是隐藏在其中,没有说出口的。比如,大多数伟大的抒情诗,所谈的都是爱与时间、生与死、短暂的美与永恒的胜利之间的冲突。但是在诗的本身,却可能看不到这些字眼。
关于阅读抒情诗,还有最后的一点建议。一般来说,阅读这类书的读者,都会想要了解多一点关于作者及背景的资料,其实他们也许用不上这些资料。我们太相信导论、评论与传记——但这可能只是因为我们怀疑自己的阅读能力。你发现任何关于作者生活与时代的资讯,只要是确实的都有帮助。但是关于一首诗,一定要去读它,一遍又一遍地读。阅读任何伟大的抒情诗是一生的工作。并不是说你得花一生的时间来阅读,而是伟大的抒情诗,值得再三玩味。而在放下这首诗的时候,我们对这首诗所有的体会,可能更超过我们的认知。
4.如何阅读历史书
就事实而言的历史,和就书写记录而言的历史,是不同的。显然,我们在这里要用的是后者的概念,因为我们谈的是“阅读”,而事实是无法阅读的。
所谓历史书,有很多种书写记录的方式。搜集特定时期的相关资料,可以称作那个时期或事件的历史。口头采访当事人的口述记录,或是搜集这类的口述记录,也可以称作那个事件或参与者的历史。另外一些出发点相当不同的作品,像是个人日记或者信件搜集,也可以整理成一个时代的历史。历史这两个字可以用在,也真的运用在几乎各种针对某一段时间,或读者感兴趣的事件上所写的读物。
我们认为,每一种历史的写作都必定是从某个观点出发的,为了追求真相,我们必须要从更多的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才行。
阅读历史的两个要点是:
第一, 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
第二, 阅读历史时,不只要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
在阅读历史时,我们也该像阅读论说性作品一样,提出基本的问题。因为历史的特性,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有点不同,所期待的答案也稍微不同。
第一个问题关心的是,每一本历史书都有一个特殊而且有限定范围的主题。我们要把历史读好,首先就要弄清楚这本书在谈些什么,没有谈到的又是什么。一位作者不该因为他没有做到他根本就没想做的事情而受到指责。
第二个问题,历史书在说一个故事,而说故事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要知道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说故事的。他将整本书依照年代、时期或世代区分为不同的章节?还是按照其他的规则定出章节?他是不是在这一章中谈那个时期的经济历史,而在别章中谈战争、宗教运动与文学作品的产生?其中哪一个对他来说最重要?如果我们能够找出这些,从他的故事章节中发现他最重视的部分,我们就能更了解他。我们可能不同意他对这件事的观点,但我们仍然能从他身上学到东西。
最后一个问题,这与我何干?可能没有文学作品能像历史一样影响人类的行为。
讽刺文学及乌托邦主义的哲学对人类的影响不大。我们确实希望这个世界更好,但是我们很少会被一些只会挖苦现实,只是区别出理想与现实的差异这类作者的忠告所感动。历史告诉我们人类过去所做的事,也经常引导我们做出改变,尝试表现出更好的自我。一般来说,政治家接受历史的训练会比其他的训练还要收获良多。历史会建立一些可行性,因为那是以前的人已经做过的事。既然是已经做过的事,就可能再做一次——或是可以避免再做。
如何阅读传记与自传
传记是一个真人的故事,分为很多类型。
“定案本”传记是对一个人的一生做详尽的学术性报告,这个人重要到够得上写这种完结篇的传记。定案本的传记绝不能用来写活着的人。这类型的传记通常是先出现好几本非定案的传记之后,才会写出来。而那些先出的传记总会有些不完整之处。在写作这样的传记时,作者要阅读所有的资料及信件,还要查证大批当代的历史。
“授权本”传记通常是由继承人或者某个重要人物的朋友来负责的。因为他们的写作态度很小心,因此这个人所犯的错,或是达到的成就都会经过润饰。读这种书不能像读一般的历史书一样,读者必须了解作者可能会有偏见——这是作者希望读者能用这样的想法来看书中的主角,这也是他的朋友希望世人用这样的眼光看待他。
剩下的是介于定案本与授权本之间的传记。或许我们可以称这种传记是一般的传记。我们期望作者是正确的,是了解事实的,能超越另一个时空,看到一个人的真实面貌。这样的书虽然比不上定案本的传记值得信任,却很适合阅读。
自传所呈现的又是不同的有趣问题。首先要问的是,是否有人真的写出了一本真实的自传?如果了解别人的生活很困难,那么了解自己的生活就更困难了。当然,所有自传所写的都是还未完结的生活。
没有人能反驳你的时候,你可能会掩盖事实,或夸大事实。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每个人都有些不愿意张扬的秘密,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些幻想,而且不太可能承认这些幻想是错误的。无论如何,虽然不大可能写一本真实的自传,但是也不可能整本书都是谎言。
最后,无论这类书,尤其是自传,揭露了多少有关于作者的秘密,我们都用不着花上一堆时间来研究作者并未严明的秘密。由于这种书是一种很特别的历史书,更像是文学小说,而不是叙事或哲学的书,所以你该记得,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的一生,应该尽可能去阅读你能找到的资料,包括他对自己一生的描述(如果他写过)。
l阅读传记就像阅读历史,也像阅读历史的原因。对于任何自传,都要有一点怀疑心,同时别忘了,在你还不了解一本书之前,不要妄下论断。至于“这本书与我何干?”我们只能说:传记,就跟历史一样,可能会引导出某个实际的、良心的行动。传记是有启发性的。那是生命的故事,通常是成功者一生的故事——也可以当作是我们生活的指引。
5.如何阅读哲学书
小孩常会问些伟大的问题:“为什么会有人类?”、“这世界最初名叫什么?”这些话从孩子的口中冒出来,就算不是智慧,至少也是在寻找智慧。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哲学来自怀疑。那必然是从孩提时代就开始的疑问,只是大多数人也就止于孩提时代。
孩子是天生的发问者。并不是因为他提出的问题很多,而是那些问题的特质,使他与成人有所区别。成人并没有失去好奇心,好奇心似乎是人类的天生特质,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在性质上有了变化。他们想要知道事情是否如此,而非为什么如此。
不知是什么原因,导致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失去了孩提时代的好奇心。或许是因为学校教育使头脑僵化了——死背的学习负荷是主因,尽管其中有大部分是必要的。另一个更可能的原因是父母的错。就算有答案,我们也经常告诉孩子说没有答案,或是要他们不要再问问题了。碰到那些看来回答不了的问题时,我们觉得困窘,便想用这样的方法来掩盖我们的不自在。所有这些都在打击孩子的好奇心。他可能会认为,问问题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人类的好问从来没有被扼杀过,但却很快降格为大部分大学生所提的问题——他们就像接下来要变成的成人一样,只会问一些资讯而已。
对这个问题我们没有解决方案。但是我们要提醒你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最伟大的哲学家所提出来的深刻问题,正是孩子们所提出的问题。能够保留孩子看世界的眼光,又能成熟地了解到保留这些问题的意义,确实是非常稀有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人也才可能对我们的思想有重大的贡献。
关于我们熟知的一些哲学家提出并想要解答的问题,比如存在或改变,必然性与偶然性,物质与非物质,自然与非自然,自由与不确定性,人类的心智的力量与人类知识的本质及范围,还有自由意志的问题等等。
如果思辨或理论型的哲学主要探讨存在的问题,那就属于形上学。如果问题与变化有关——关于特质与种类的演变,变化的条件与原因,就是属于自然科学的。如果主要探讨的是知识的问题——关于我们的认知,人类知识的起因、范围与限制,确定与不确定的问题,那就属于认识论的部分,也称作知识论。就理论与规范哲学的区分而言,如果是关于如何过好生活,个人行为中善与恶的标准,这都跟伦理学有关,也就是理论哲学的领域;如果是关于良好的社会,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行为问题,则是政治学或政治哲学的范畴,也就是规范哲学的领域。
为了说明简要,让我们把世上存在及发生了什么事,或人类该做该追求的问题当作“第一顺位问题”。我们要认知这样的问题。然后是“第二顺位问题”:关于我们在第一顺位问题中的知识,我们在回答第一顺位问题时的思考模式,我们如何用语言将思想表达出来等问题。
区别第一顺位问题和第二顺位问题可以帮助你理解近年来哲学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当前主要的专业哲学家不再相信第一顺位的问题是哲学家们可以解决的问题。目前大多数专业哲学家将心力投注在第二顺位的问题上,经常提出来的是如何用言语表达思想的问题。
一个现实情况是,今天的哲学已经不再为门外汉写作了,而专业的哲学家,他们唯一关心的只有其他专家的意见。这就使得现代哲学作品对一个非哲学家来说格外难读。只要是关于第二顺位的哲学作品,我们都无法指导你如何去读。不过,还是有一些你可以读的哲学作品,这些哲学作品提出的问题就是第一顺位的问题。毫无意外的,这些书主要也是为门外汉而写的,而不是专业哲学家写给专业同行看的。
至少就提出与回答第一顺位的问题的哲学而言,了解哲学的立足点是很重要的。要找出改变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改变,既没有特殊的现象可供你观察,更没有文献记载可以寻找阅读。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思考本身,简单来说,哲学就是一种思考,别无他物。
当然,你并不是在茫然空想。真正好的哲学并不是“纯”思维——脱离现实经验的思考。挂观念是不能任意拼凑的。回答哲学问题,有严格的检验,以确认答案是否合乎逻辑。
在阅读任何哲学作品时,读者最重要的就是发现问题,或是找到书中想要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详细说明出来了,也可能隐藏在其中。不管是哪一种,你都要试着找出来。
作者会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完全受他的中心思想与原则的控制。在这一方面作者可能也会说明出来,但不一定每本书都如此。
尽管要找出中心思想的原则很难,但是我们仍然不主张你走捷径,去阅读一些关于哲学家生活或观察点的书。你自己找到的原则,会比其他人的观点还更有价值。
哲学家在面对问题时,除了思考以外,什么也不能做。读者在面对一本哲学书时,除了阅读以外,什么也不能做。那也就是说,要运用你的思考,除了思考本身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