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女儿去了趟北欧,回国后时而和我聊起这一趟出国的见闻。叨叨的久了,我就有意留心北欧方面的信息,专门还看了高晓松有关北欧的不少节目,涨见识不少。原来生活的品质,并不是全部由物质来决定的。
北欧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生活品质”。瑞典有句老话:钱是可以储存的,而时间是不能储存的,你怎么花时间,决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质量。
我们都知道北欧是世界上很富足的一片地域,其实它的自然环境并不好,甚至可以说相当苛刻,因此节约的习惯自然就成了必须,他们的简约传统随处可见,穿衣打扮,不论贵贱,但求合适,符合自己的气质,凸现自我个性。如果谁家添了小宝宝,朋友、邻居都会把合适的旧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熨得服服帖帖给送过来,在北欧人的生活里,互送旧衣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我非常愕然,在我们国家,送旧衣服,这在几十年前还没有改革开放的时候,或许还可以,但那个时候,自己穿的都没有,哪里还有送人的旧衣服?现在,我们崭新的旧衣服多半是连捐献都没有人接收,基本就直接扔在垃圾桶里了。
走在北欧的大街上,放眼望去,并没有太多的高楼大厦,看得出很多都是年代久远的古老建筑。街道也并不宽敞繁华,路上跑的,大都是旧车和小排量车,很多的人还骑着自行车。人们吃着简单的食物,每天晚上七点以后街上就静悄悄地,没有灯红酒绿的夜生活,也没有超级奢华的消费刺激着人的神经。不是说现代化吗?不是说北欧的幸福指数最高吗?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在我们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土豪眼里,不整几套豪宅豪车再加上几辈子也用不完的票子,那人生岂不白过了。
那么,生活在这种地方的人们,幸福指数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他们的生活观念是,饭不能不吃,但不必太好;钱不能没有,但不必太多。
在巷尾街头遇到朋友,咖啡馆是首选。一杯咖啡,一杯浓郁可口的卡布奇诺,也并不太贵,这样,沐浴着阳光,大半天的时间就可以和朋友舒服惬意地打发掉了。
他们的工作相当轻松,空余的时间,足够再打一份工。但他们是绝不会这么做,而是选择在咖啡店喝咖啡或是看书消磨掉。
轮到休假,大家才忙碌起来,变成了世界飞人,不亦乐乎地去心仪的国家和地区度假,北欧人爱旅行是世界上最出名的。
北欧人的家庭观念很强,即便是男人也不会以“加班应酬”为由,牺牲与妻子、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下班回家,就是和家人一起度过不开电视机的“家庭时间”。难怪他们的街上没有灯红酒绿的楼堂馆所。
是不是他们就不爱工作,每天就是过着喝喝咖啡、看看报纸、再就是出外度假这些事?不,他们享受幸福的前提是高福利体制下高效和热情的工作态度。“不要考虑收入,先问自己喜不喜欢,喜欢的工作才有可能做好它”,这就是北欧人的价值观。他们为了节约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必然要提高工作效率。为了更高效,他们总是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创新,如何把更多的工作交给机器,而让自己投入到美好的生活中。因此他们的科技成就也并不比我们差多少。像我们的国家体制中那种一天到晚无所事事,或者朝九晚五像拧紧的发条成为上下班飞人,这样的生活状态是北欧人无法忍受的。
涨见识了。难怪我们比收入、比福利,比幸福指数,都比不上北欧人,原来生活方式是价值观的体现。难怪高晓松说,“在北欧,我觉得自己内心很丑陋”,其实说白了,我们和北欧人的差别,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对物质追求的贪心。有品质的生活,就是活的简约、自然,就是幸福!
生活是可以选择的,“活得北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