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忖良久,还是决定把她的故事写下来,这个故事从幽深贫瘠的川贵大山延伸至荒凉寒冷的青藏高原。有太多的难以想象,太多的不敢置信,太多的感动和热泪盈眶,而这确是她的所到足迹,所行之事。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名退役军人,更是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姑娘。
她是一个低调的人,不喜张扬,她的故事向来很少有人知晓,朋友圈是她的“小世界”,记录了真实的她。而现今,我有幸可以整理她朋友圈的只言片语,和一些记录岁月的图片。尽管以我的文笔还不足以展现她分毫,但我愿竭尽所能。
她的笔名叫上官雨祺梦,据说这个名字有特殊的含义,是为了纪念一位老友。退役后她走过很多地方,却独偏爱流连于祖国的贫困边远地区,她带过很多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少数民族。我想她是个桀骜的姑娘,不喜都市的喧嚣,又注意到西部教育的困境。带着一腔热忱,单枪匹马。她很年轻,二十几岁的年纪;她很无畏,独自穿行于中国最贫瘠的土壤;她很善良,深入山区,传播知识,散发光亮。是的,这个退役了的姑娘,是名支教老师。
2014年退役后,她并未回归繁华都市,而是决定去往中国教育最落后的地方。走南闯北,从川贵到青藏,从清晨到日暮,她在支教事业上已经奉献了好几个春夏秋冬。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经历了那么多,心性还能如此纯宁,是多么难能可贵啊,纯粹的善良,让她仿佛是上天散落人间的天使。
她刚到学校的时候,缺钱,缺教辅,缺教具,缺衣,缺被,缺文具,缺书包,缺乐器,缺画板,缺电脑,缺纸张,啥都缺。咋办呢?她灵机一动,网上一呼,全国各地,各类物资,大小包裹,各种快递,顿时不断涌来。
可问题又来了,物资有了,咋运?山大人稀,翻山越岭,离县城还有一百多公里,还要走几十里山路呢。她只好求助于村组干部和老乡,捎的捎,带的带,肩挑人背。加上拖拉机,蹦蹦车,牛驮驴载,总算把东西搬回了学校,从此学校也成立了图书馆,学生笑了,家长乐了,她也开心地笑了。
我很难想象,她在停水,停电,下雨房屋漏雨,冬天盖好几床被子都无法入睡时的心境;我很难想象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燥和封闭的环境中,她是如何度过的;我很难想象一个90后的姑娘,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皮肤从细皮嫩肉到被高度紫外线直射得皮糙肉厚,还乐此不疲;我很难想象,当生重病,藏区无药时,她疼得在床上翻来覆去的那些个深夜,她一个人是怎么过来的?我很难想象,她看着身边的朋友越来越远,一个个都奔向现实,而她依旧坚持本心,守着这漫长的孤苦。
她退役之后的生活本来应该是很惬意的,她曾创办了一个绘画工她退役之后的生活本来应该是很惬意的,还经常接一些墙体绘画和个人素描的工作。不乏从四面八方涌来的订单和客户,哪里会担心衣食问题。
我时常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义无反顾地去支教,还坚持了这么久?大概军旅生活不仅强健了她的体魄,更锤炼了她的筋骨。不畏困苦,攻坚克难,军人的坚强品质在她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她是一个追梦人,梦想着去改变山区教育,年复一年,一点一滴,这是她的执念。她并不是不知道以一己之力很难改变整个农村教育现状,她也不是不清楚支教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和艰苦。但她仍义无反顾地去做了,跟随内心的良善和骨子里的信仰,坚信自己所行之事的价值,努力使边远山区的教育状况一点一点地变好。虽然很艰苦,有时也委屈,但她内心定是欣慰与欢乐的。
故事仍在继续,她的路还在延伸,她的远方有诗,她的世界会更精彩。行之所行,无问西东。坚持自己的信仰,做自己可做之事,不必等候炬火,自己也是温暖的光。
本文由本人原创,欢迎小伙伴转发给你的朋友或者分享到社交网络,其他转载请通过简信联系作者本人获得授权。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