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髯翁昆明大观楼“天下第一长联”中的“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描述了汉代以来中原王朝在云南实行文治武功和开疆拓土的丰功伟绩,那种沉沉的历史足音令人向往催人奋进。癸卯清明,回家扫墓,归途时有意拐道,我这个南诏游子终于去到了心仪多年的南诏铁柱庙,追寻唐标铁柱的影迹,既是朝拜,也是祭扫。
南诏铁柱位于云南弥渡县城西北6公里的太花乡庙前村(古称铁柱子邑)的铁柱庙内。铁柱庙,史称铁柱宫或铁柱观,由山门、前院、后院三部分组成,占地5541平方米,建筑面积1542平方米。铁柱又称天尊柱,立于前院正殿中央,柱体圆柱形,黑色,铁质,实心,3.3米高(史载柱高九尺九),直径32.7厘米,重约2吨。柱身题记:“维建极十三年岁次壬辰四月庚子朔十四日癸丑建立”22字,外刻单凸线边框。建极是第十一世南诏王蒙世隆的年号,时当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故学界又称唐标铁柱。
正统史家大都把南诏铁柱定位为纪功柱。考证元代郭松年《大理行记》、明嘉靖《大理府志》、万历《云南通志》和《南诏野史》等书籍,一说南诏铁柱最早建于三国时期。当时,诸葛亮平定南蛮,缴兵器,铸铁柱纪功,史称“诸葛纪功柱”。一说为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监察御史唐九征在征服了依附吐蕃、侵扰边疆的姚州诸部落后,朝廷顺应百姓憎恶争战频繁、兵荒马乱时局的感情,把缴获的兵器冶炼为铁水,铸柱纪功,彰显时世太平,这就是唐标铁柱。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柱身记载的为建极十三年南诏王蒙世隆所铸,南诏中兴二年(898年)《南诏图传》祭柱场面中的铁柱与南诏铁柱十分相像,按时间顺序推证,祭祀的铁柱当为此物。至于南诏铁柱是否是唐中宗神龙三年所铸铁柱,因建造时间相差165年,应为两根不同的铁柱,但刻在南诏铁柱上的“建极十三年”,那时依然是唐朝的天下,南诏还是唐朝的一个地方政权,把南诏铁柱称为唐标铁柱应该比较客观。
铸剑为梨源于《孔子家语·致思》:“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销熔武器以制造务农器具,表达的是人们愿意放下武器追求和平的愿望。无论是诸葛亮焚兵器铸铁柱,唐朝铸铁为柱以纪功,还是南诏蒙世隆铸铁柱彰太平,都是一种铸剑为梨的表现形式,都是人们在经历战争的残酷后对和平向往的一种情感流露,寄托着时下当政者和百姓们的共同愿望。
研究民族宗教和民俗文化的学者则认为,南诏铁柱是一根祭祀柱,是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的物化表现。祭柱是云南一些少数民族古老的宗教祭祀形式,源远流长,在晋宁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战国古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杀人祭柱盖”贮贝器,南诏铁柱也不例外。
经过长期的大田作业,弥渡县文管所的张昭认为,从铁柱上方伸出来的三个叉看,铁柱就是一根祭祀柱。南诏是彝族和白族共同的先人创建的,当地彝族的祭祀风俗,每家祖坟上都有一棵祖宗树,先有祖宗树,才有老祖宗,祖宗树比老祖宗还大。祖坟上的祖宗树树顶上面必须留有三根树杈,原来铁柱的上方也有三个木制的叉,与祖宗树的造型完全一致。遗憾的是,2004年维修铁柱庙时,用三条镀金铁龙取代了上面的三个木叉。树和柱均为木,柱从树出,久而久之,祭树变成祭柱,祭柱成了祭祀祖宗的仪式。且在铁柱左右两边,配祀的是第十一世南诏王蒙世隆夫妇的塑像,右侧小殿供奉着曾经救过蒙世隆性命的一对蒙氏夫妇:爱苤老爹和爱苤老奶。“文化大革命”期间,寺庙配祀塑像被红卫兵小将捣毁,近年民间重塑爱苤老爹、爱苤老奶,蒙世隆夫妇塑像则至今空缺。每年的正月十五,铁柱庙周围村子的彝族、白族群众就会自觉的汇集到铁柱庙,祭祀铁柱,焚香祭祖,追思先人。
回眸历史,南诏大理国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曾经在彩云之南谱写了一篇篇绚丽的华章,留下了数之不尽的文化瑰宝。那是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乐章,那是一幅幅气吞山河的宏大画卷,遗憾的是,大明皇朝平定云南后,朱元璋不仅彻底清除了统治云南数百年之久的大理段氏势力,改由自己的养子沐英世袭黔国公镇守云南,还下令在云南开展大规模的文化毁灭运动,将南诏大理国时期留存下来的无数典籍付之一炬,无论“在官之典籍”,还是“在野之简编”,以焚书的方式彻底毁灭了曾经繁盛一时的南诏大理国文明。如今,我们要了解南诏大理国的历史及之前的古滇文明,除了从那些汉字典籍里为皇家大一统服务的支言片语中管窥一斑外,更多的只有从像历经1151年岁月的南诏铁柱这种文化活化石里才能找到当年的华光和辉煌。
伫立在南诏铁柱前,眼前浮现的都是那些烙印在内心深处的一幅幅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文化碎片,沉醉之余,我恭恭敬敬的对着铁柱三叩首,那是对逝去岁月的缅怀,更是对祖先的追思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