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晚上下班坐公交车回家时都会碰到三个小学生,胖墩墩的特别结实的站在下车的后门口,本来人就比较敦实,再来个大书包,整个后门被堵得严严实实,下车的人非常不方便。
如果车厢中间没有位置,他们站门口无可厚非;如果他们不知道自己挡住别人了,我也就当小孩子不懂事。
可偏偏,三个熊孩子嘻嘻哈哈,互相指责:你挡住别人下车了。却没有一个人让一下,三人排成一排,堆在门口,下车的人拼命从中间挤过去,既难受又耗费时间。
而他们三个则被挤得摇摇晃晃,还是不肯让开。
我不知道他们是喜欢这种被挤的感觉,还是他们压根儿就不知道礼让这两个字。一次两次也就算了,连续几天都碰到他们,我着实有些头疼。
我把这事儿跟朋友说了一下,谁知道朋友跟我说了一件更奇葩的事,也是公交车上发生的。
朋友说有一次她坐公交时,几个初中的女生在她后面一个站上车,初上车几个女生像小喜鹊似的叽叽喳喳,虽有些吵但也讨喜,车上人都笑嘻嘻的听她们说那些小女生之间的小八卦。
但很快画风就变了,先是一个女生偷偷的拍了另一个的头,然后场面就不可收拾,你打我让,她打她躲,一不小心就波及到周围其他的乘客了。
玩几下就好啦,小女生好动也正常,可她们连着几个站都不停歇,不单动手,嘴上也开始发功,从互损到用上各自的生殖器,若不是她们脸上笑嘻嘻的,朋友都要以为她们是真打起来了。
朋友被无端端打了好几次,人家也只是轻飘飘的说个对不起就又开战了,朋友几次都忍不住想说她们了,又碍于面子不好意思。
旁边的大妈可就忍不住了,破口大骂:几个女孩子,一点都不矜持!打打闹闹就算了,还说脏话!一点教养都没!真不知道你们父母花钱让你们读书都学了什么!
当下几个女生就消停了,周围的人也都松了一口气。朋友说,当时就觉得特别解气,终于有人教训她们了。
白居易说待人接物之道,无非就是“以心度心,以身观身”,你想要别人怎么对待你,就要先怎么对待别人。
这几个女生不仅看不到别人不满,也想不到自己的行为打扰到了别人,更是拿骂人当乐趣,说她们没有教养也不是过分的事。
有人说好的教养就是让人觉得舒服,就算不能“以心度心”,最起码要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吧。
《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小豆豆就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小姑娘。
小豆豆从姑姑那里得来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蝴蝶结,蝴蝶结是从姑姑的旧衣服上拆下来的,但是这旧衣服却是曾经极为流行的“外国货”,很是珍贵,小豆豆非常喜欢它,于是喜滋滋的戴着蝴蝶结去了学校。
然而,校长先生的女儿也喜欢上了这样的蝴蝶结,于是回家缠着爸爸要,可是爸爸跑遍了整个小镇的蝴蝶结店也没能找到一模一样的。
校长先生非常为难的找到小豆豆,问她能不能不要在上学的时候戴那个“买不到”的蝴蝶结,还跟小豆豆鞠躬说拜托了。
小豆豆看校长先生这么为难就答应了。
书里小豆豆的内心活动是这么描述的:
小豆豆虽然有点儿遗憾,但转念一想,“既然校长先生这么为难,不戴蝴蝶结也没什么”,就很快决定了。促使小豆豆下决心的另一个理由是,她想到成年的男人,而且是自己特别喜欢的校长先生,在蝴蝶结店里拼命寻找蝴蝶结的样子,感觉怪可怜的。
小小年纪就知道体谅别人,在小豆豆所在的巴学园,不光是同学之间会互相体谅,互相帮助,老师对学生也是这样。
教育家陈鹤琴在儿子一鸣早上起来想吹洋号时,低声告知他妈妈和妹妹还没起床,要保持安静。之后一鸣便学会了在爹爹睡觉时,不单自己做的保持安静,还教导妹妹保持安静。
然而,像陈鹤琴先生这样教育孩子的家长实在太少了,多数的家长会教孩子不要吃亏,要争取利益,要成绩好。
短期内可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长远来看,会替周围人考虑的人更受欢迎,未来的路更宽,这就是所谓的格局要大。
陈鹤琴先生说:“今日之孩童不能顾虑他人的安宁,则他年之成人即将侵犯他人的幸福。”
有些人会把这种不顾及别人感受当个性,口口声声说言论自由,要做自己。没关系,你可以继续叫孩子做自己,可以继续言论自由罔顾他人。
但终有一日,你的孩子会被人指着鼻子骂没教养,彼时我不知道你的孩子能不能承受来自外人的谩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