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参加冬令营回来,收拾衣物准备洗衣服时,在兜里摸出一张卡片,酒店里发的小广告。
第一天是和两个四、五年级的哥哥一起住,三个男孩觉得很好玩,哥哥们告诉他,这是做按摩的,儿子说好玩就一直放在包里。说实话,看到这张带有穿着三点式暴露的图片和露骨的广告词图片,想着曾出现在一群小男孩的房间……。
情绪涌现,开始焦虑:“酒店管理糟糕,大多是孩子过来参加冬令营,为什么还有这样的广告;教练们知道这样的情况吗,为什么不预防不制止;糟糕,孩子觉得好玩搞笑,该怎么引导;孩子的性教育启蒙,该怎么做等等。”
一念之转,孩子随着年龄增长总会踏入社会,不停去找外原因,能解决根本问题吗?有这样的想法,人之常情,如何去看待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家长不可能把孩子放入真空罩。
任何问题都有三种以上的解决办法!既然不知道怎么引导,就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于是立马编辑信息发到心理工作者协会群求教,期待着老师们的解答,该如何去引导。
过了几分钟,有位老师回复了,没有期待的答案,却在瞬间点醒了自己。
@黄欣 他只是觉得好玩而已,家长焦虑了。
一下释怀了,原来是我太焦虑了,用成人的眼光定义了这是一个问题!
曾经看一篇文,4岁的孩子喜欢咬指甲,还喜欢撕手皮,一看到有一点手皮就要去撕,父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每当孩子咬手指打骂吼叫进行干预,没什么效果,甚至采取捆绑双手的方式,后果可想而知,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
你认为它是一个问题,它就会成为问题!
遇到问题,正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时机!
道理都懂,在处理自己孩子的“问题”时,会陷入盲区。
还好懂得不科学的方法反而会加重“问题”的衍生。
正如遇到问题,如果一直纠结如何去引导孩子,认为是一个问题,就会不断去探究孩子为什么要放在兜里?为什么要带回来?为什么会觉得好玩?反而在不断的探究中会强化孩子对卡片的印象,让其更加好奇。
家长在认为这是问题到真正成为问题的过程中,聚焦、放大孩子的“问题”,越来越焦虑,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
很奇怪的是,我们都很善于看到“问题”,孩子成长中的那些闪光点;自己穿衣服、做作业、帮忙做家务、有礼貌、独立、适应能力等等,却不易被看见!
张德芬女士写过一段话:真正让我们感到问题的不是事情本身,也不是我们的心,而是由事件引发负面情绪带给我们的焦虑。我们的身可以忙,但心是有空间的。当自己的内在空间很大的时候,外面那些问题就像过眼云烟,一晃既逝。
谁都会遇到问题,不用过度担忧,当你认为是问题或者不太确定时:
停下来,深呼吸,我们的话语、行为等方式,是否对孩子有益?如果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建议:
1、请教专业人士。
2、阅读相关书籍。
3、关注同类问题有成功处理经验的文章。